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商量的意思、商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商量的解釋

(1) [talk over]∶交換意見

和他家裡的人商量過此事

(2) [discuss]∶商讨

他總是蹲在草地上和别人商量

(3) [buy;ask the price]∶購買,問價

終日價無人商量。——《宣和遺事》

詳細解釋

(1).商決;計議;讨論。《易·兌》“商兌未寧” 三國 魏 王弼 注:“商,商量裁制之謂也。”《魏書·食貨志》:“臣等商量,請依先朝之詔,禁之為便。”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 叔文 日時至此商量公事,若不得此院職事,即無因而至矣!” 宋 蘇轍 《論吏額不便二事劄子》:“臣詳定之日,與衆官商量。” 巴金 《秋》一:“他們有很多事情要跟你商量。”

(2).意見;辦法。《北史·隋房陵王勇傳》:“太子毓德東宮,左右何須強武?如我商量,恒於交番之日,分向東宮上下,團伍不别,豈非好事邪?”《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如今有個商量…… 程師老爺 替想想行得行不得?”

(3).估計,估量。 宋 趙長卿 《蓦山溪·憶古人詩雲“滿城風雨近重陽”因成此詞》:“滿城風雨,又是重陽近,黃6*菊媚清秋,倚東籬商量開盡。”

(4).準備。 宋 舒亶 《菩薩蠻·次韻張秉道》詞:“密葉似商量,向人春意長。” 元 張可久 《秦樓月》曲:“催歸去, 吳 山雲暗,又商量雨。”

(5).買賣時還價。《敦煌變文集·董永變文》:“家裡貧窮無錢物,所買(賣)當身殯耶孃。便有牙人來勾引,所發善願便商量。長者還錢八十貫, 董永 隻要百千強。” 蔣禮鴻 通釋:“商量就是還價。”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商量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商量”是現代漢語常用動詞,指通過讨論交換意見以達成共識的行為。根據權威詞典及語言研究資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1. 基本釋義

    作為動詞使用,表示“交換意見、共同研讨”。例如:“雙方正在商量合作細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該詞強調參與者平等溝通的過程,《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特别注明其包含“權衡利弊”的引申義。

  2. 詞源發展

    最早見于《易·兌》“商兌未甯”,漢代演變為雙音節詞“商量”,《南史·柳世隆傳》“常自商量”已具備現代語義雛形。詞義從單指“計量”發展為包含“讨論決策”的多層含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05)。

  3. 使用特征

    • 語法上可帶賓語(如“商量方案”)
    • 可通過重疊加強語氣(如“大家再商量商量”)
    • 常與“共同”“仔細”等副詞搭配,體現協作性特征(《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 近義辨析

    相較于“協商”的正式性、“讨論”的廣泛性,“商量”更突出非正式場景中的人際互動,如家庭事務商議(《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語文出版社,2010)。

網絡擴展解釋

“商量”是一個漢語動詞,表示雙方或多方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讨論,以達成共識或共同決定。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使用場景

  1. 日常溝通
    用于生活瑣事、計劃安排等非正式場合,如:
    “我們商量一下周末去哪裡聚餐。”

  2. 工作決策
    適用于團隊協作、業務決策等正式情境,如:
    “部門正在商量明年的預算分配。”

  3. 矛盾調解
    在需要化解分歧時,強調通過對話尋求妥協,如:
    “雙方需要坐下來商量解決方案。”


近義詞辨析


語法特點


文化内涵

在中國文化中,“商量”體現了集體主義和和諧共處的價值觀,強調通過溝通而非強制達成一緻,與“獨斷專行”形成對比。

如果需要進一步分析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以提供例句,我會為您詳細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

白梅被捕背城币財禀承冰銷葉散逋緩蒇工長途塵垢粃糠徹上徹下出離春作大行代食黨徽悼怆東九省輀輪珥彤凡賓豐淫粉荔凫臛海角天隅鶴膝蜂腰紅壤後台老闆幻法嘒唳禍災賤胎饑馑進酖驚倒鏡心就位拉幫結派亂獘騾夫露原形縷析漫天過海命通飄樊落溷前符強人所難遷谷棋譜阒黑阮家會市斤失實述職讨絕枉矢五司閑翫校課孝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