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裳的意思、倒裳的詳細解釋
倒裳的解釋
(1).把衣服穿倒,形容倉促、慌忙。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九:“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2).倒提衣裳。《鄧析子·無厚》:“斯逆理而求之,猶倒裳而索領。”
詞語分解
- 倒的解釋 倒 ǎ 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牆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 正順 倒 à 位置上下前後翻轉: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把容器反轉或
- 裳的解釋 裳 á 〔裳裳〕光明。 古代指遮蔽 * 的衣裙。 裳 ɑ 〔衣裳〕衣服。 筆畫數:; 部首: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倒裳”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
形容倉促慌忙
指匆忙中将衣服穿倒,常用于描述因急切或慌亂導緻的舉動。例如晉代陶淵明在《飲酒·其九》中寫道:“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生動刻畫了詩人聽到敲門聲後急忙穿衣迎接的情景。
-
倒提衣裳
字面意為颠倒提起衣物,引申為行事不合常理或方法錯誤。如《鄧析子·無厚》中“斯逆理而求之,猶倒裳而索領”,比喻違背規律辦事如同倒提衣領找衣領,徒勞無功。
二、讀音與用法
- 拼音:dǎo cháng
- 注音:ㄉㄠˇ ㄔㄤˊ
- 近義詞:手忙腳亂、倉皇失措
- 反義詞:從容不迫、有條不紊
三、文學與典籍引用
該詞在古典文學中常用于烘托人物的急切心理或諷刺不合邏輯的行為。例如陶淵明的詩句展現了淳樸真率的情感,而《鄧析子》的比喻則更具哲理批判性。
更多詳細釋義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倒裳》(dǎo shang)是一個以人類穿着方式為主題的詞語,主要用來形容衣服的着裝風格。
該詞的拆分部首是“衣”和“裳”,其中“衣”的部首是“衣”字旁,“裳”的部首是“衣”字。根據筆畫計算,它們分别是5畫和11畫。
《倒裳》一詞來源于古代華夏文化中的傳統服飾,特指袍子或長衫的穿着方式。在這種穿着方式中,長衣或袍子披敞過一肩,将另一肩露出來,兩肩不對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裝束風格。
在繁體字中,“倒裳”可寫作“倒裳”或“倒衋”。這兩種寫法都可以表示這個詞語的意思。
古時候,“倒裳”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以清代康熙字典為例,它的寫法為“倒衋”。這種寫法和現代略有區别,但仍然可以傳達出相同的意思。
以下是使用《倒裳》一詞的例句:
1. 她穿着一襲倒裳的華麗長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這款設計獨特的倒裳長衫非常受年輕人的喜愛。
與《倒裳》相關的詞語有:
1. 紛裳(fēn shang):指多種多樣的衣裳,形容繁華多彩的服飾。
2. 敞裳(chǎng shang):指衣服敞開的狀态,沒有束縛。
《倒裳》的反義詞可以是“正裳”(zhèng shang),表示衣服穿着平整、端正的狀态。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有更多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