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殘菊的意思、殘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殘菊的解釋

衰敗的菊花。 唐太宗 《山閣晚秋》詩:“疎蘭尚染煙,殘菊猶承露。” 唐 白居易 《晚秋夜》詩:“花開殘菊傍疎籬,葉下衰桐落寒井。” 宋 陸遊 《殘菊》詩:“殘菊一枝香未殘,夜窗拈起百回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殘菊”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殘菊”指衰敗的菊花,字面意義是秋末冬初時凋零、殘留的菊花。其結構由“殘”(殘缺、剩餘)和“菊”(菊花)組成,常見于古典詩詞中,如唐代白居易《晚秋夜》的“花開殘菊傍疎籬”。

二、文學出處與象征

  1. 《紅樓夢》中的隱喻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三十八回中,借賈探春之口創作《殘菊》一詩,以菊花凋零暗喻賈府衰敗及探春遠嫁的命運。詩中“殘菊”象征家族沒落與人生離散,成為十二首菊花詩的收束。
  2. 其他詩詞中的意象
    唐代陸遊《殘菊》用“一枝香未殘”表現孤芳自賞的堅韌;王安石則通過“殘菊飄零滿地金”描繪秋景蕭瑟,寄托惜花之情。

三、引申含義

作為成語,“殘菊”可比喻殘存的事物或衰敗的景象,如“亂山深處過重陽,短籬殘菊一枝黃”(呂本中詞),既寫實景,又暗含時局動蕩的凄涼。

四、文化關聯

菊花在中國文化中象征高潔,而“殘菊”則常與秋日蕭索、人生遲暮等情感聯結,如唐太宗《山閣晚秋》以“殘菊猶承露”表達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文學背景,可參考《紅樓夢》相關章節或唐宋詩詞選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殘菊的意思

殘菊是指菊花凋謝或衰敗的狀态,也可引申為人生末年或衰老的象征。該詞常用于描述秋天的景象或寓意人生的無常和短暫。

部首和筆畫

殘菊的拆分為“殳”和“艹”兩個部首,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殘菊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明代文學家楊慎行的《臨川集》中,其中有一首名為《殘菊》的詩歌,将菊花凋謝的景象與人生逝去做了比喻。後來,這個詞被廣泛應用于文學作品和日常用語中。

在繁體字中,殘菊的寫法為「殘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中的某些字形和字義可能與現代不同。據了解,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殘菊的寫法為「殘菊」。

例句

1. 她把握住秋天最後的殘菊,沉湎在凋謝之美中。

2. 這張畫中的殘菊準确地捕捉了秋天的味道。

組詞

殘花敗葉、畢業季、餘晖、衰老、末路、無常。

近義詞

衰敗、凋謝、殘敗。

反義詞

盛開、茂盛、興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