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捩舵的意思、捩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捩舵的解釋

亦作“ 捩柁 ”。亦作“ 捩柂 ”。撥轉船舵。指行船。 唐 杜甫 《清明》詩:“金鐙下山紅日晚,牙檣捩舵青樓遠。” 宋 王安石 《送董伯懿歸吉州》詩:“江湖北風帆,捩柂即千裡。” 宋 陸遊 《訪青神尉廨借景亭蓋山谷先生舊遊也》詩:“三嘆下城去,捩舵春江津。” 宋 嚴仁 《鹧鸪天》詞:“一曲危絃斷客腸,津橋捩柁轉牙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捩舵”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與行船相關的動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撥轉船舵以控制船的行進方向,引申為“行船”之意。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見,多用于描寫船隻航行場景。

  2. 拼音與異體字

    • 拼音:liè duò
    • 異體寫法:亦作“捩柁”“捩柂”,三者含義相同,均為船舵操作的動作描述。
  3. 文學引用
    該詞在古詩文中多次出現,例如:

    • 杜甫《清明》:“牙檣捩舵青樓遠”
    • 王安石《送董伯懿歸吉州》:“捩柂即千裡”
    • 陸遊《訪青神尉廨借景亭》:“捩舵春江津”
      這些詩句均通過“捩舵”展現船隻動态,增強畫面感。
  4. 現代使用
    當代語境中,“捩舵”已較少使用,主要作為古漢語詞彙出現在文學研究或特定專業領域(如航海術語)。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具體詩句中的用法或擴展組詞,可參考《漢語辭海》或古詩文注釋類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捩舵的意思

捩舵(liè duò)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描述航行中船舶或飛行中的飛機轉動方向盤進行導航的行為。它用來表示掌握船舶或飛機方向的動作,并使其改變航向。

拆分部首和筆畫

捩的部首為手,它幫助構建了漢字的意義,表示與手有關的動作或物品。捩字的拆分筆畫為手(3畫)加上列(5畫)。

來源和繁體

捩字是一個古老的漢字,其源自《說文解字》這本漢字字典。在繁體字中,捩字的形狀為擣加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捩字和現代的寫法略有不同。它通常是“”,左邊為擣字,右邊是手字。現代漢字寫法經過了統一和簡化,所以它的形狀有所變化。

例句

1. 船長捩舵,使船身方向改變。

2. 飛行員熟練地捩舵,使飛機穩定地改變航向。

組詞

1. 舵手(duò shǒu):指掌握舵柄操縱船舶方向的人。

2. 入不敷出(rù bù fū chū):形容收入不足以支出。也可用于比喻。

3. 螺旋槳(luó xuán jiǎng):用來推動飛機、船舶等的旋轉裝置。

近義詞

近義詞為轉舵(zhuǎn duò)和擰舵(níng duò),都表示改變船舶方向的動作。

反義詞

反義詞為定舵(dìng duò),表示固定船舶方向的操作,與捩舵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