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泛音的意思、泛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泛音的解釋

亦作“泛音”。1.七弦琴琴面上有十三個指示音節的标識,叫做徽。彈琴時,彈着徽位上的弦所發出的聲音,叫做“汎音”。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張一絃于弓,鼓之作泛音,與琴之十三徽無異。”《鏡花緣》第七三回:“妹子也曾學過。無奈學了兩天,泛音總是啞的,因此不甚高興。”

(2).一般的樂音都是複音,一個複音中,除去基音(頻率最低的純音)外,所有其餘的純音叫做泛音,也叫陪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泛音是聲學與音樂領域的專業術語,指物體振動時除基音外産生的其他頻率成分。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學科應用及權威來源角度分述:

一、漢語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泛音定義為“物體振動時發出的頻率高于基音的音,其頻率是基音的整數倍,決定音色”。此釋義強調泛音在聲音構成中的物理特性,即與基音共同形成音色的豐富性。

二、聲學原理與音樂應用

  1. 聲學機制

    泛音産生于物體(如琴弦、管樂器)的複合振動,遵循諧波定律。其頻率公式可表示為:

    $$ f_n = n cdot f_0

    $$

    其中,( f_0 )為基頻,( n )為自然數(( n geq 2 ))。

  2. 音樂表現

    在弦樂器演奏中,泛音通過輕觸弦線節點實現,分為自然泛音(如吉他第12品)與人工泛音(通過按弦改變有效弦長)。其空靈感常用于民族音樂(如古琴)與交響樂配器。

三、語言學中的延伸含義

漢語音韻學将“泛音”借喻描述語音共鳴特性。例如,普通話元音的共振峰分布即體現口腔泛音對音色的影響,這一概念見于《語音學教程》(林焘、王理嘉著)。


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馬大猷《聲學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器樂演奏技法研究》
  4. 林焘、王理嘉《語音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泛音是聲學與音樂領域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義及特點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

泛音指複音中除基音(頻率最低的純音)外的所有純音,又稱陪音。當發音體振動時,不僅整體振動産生基音,其各部分(如1/2、1/3、1/4等比例段)也會同時振動産生泛音。

二、物理特性

  1. 波長關系
    泛音波長是基音的整數分之一(如λ/2、λ/3、λ/4等),通過駐波原理形成諧波列。
  2. 頻率構成
    基音頻率為f時,泛音頻率依次為2f、3f、4f……這些諧波組合決定了音色特征。

三、音樂應用

  1. 樂器表現
    • 弦樂器:古琴泛音象征“天音”,吉他用人工泛音奏出笛聲般音色
    • 鋼琴:通過共鳴産生泛音,如按住中央C後彈高八度C會引發泛音共鳴
  2. 演奏效果
    泛音具有晶瑩透亮的音色,常用于營造鐘聲、鈴聲等空靈效果

四、文化内涵

古琴将泛音、散音、按音分别對應天、地、人,體現中國傳統音樂哲學觀。

擴展說明:泛音列的存在使不同樂器具有獨特音色,例如小提琴與長笛即使演奏相同音高,因泛音強度分布不同而産生音色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侪屬蟲镌鼠齧黜遣大壩打挺兒登山越嶺帝勳東陵瓜凍雪發榜匪辟覆蔀夫子牆幹船塢甘言美語駭竄海水桑田還源惛憂見缗尖松松家奴椒壁擊鐘耒耜糧食作物凜凜臨命龍鳳地泷夫路标雒民沒金飲羽面紅面綠綿邈敏口末學新進騎赤鯉凄蹙寝衰龜茲闆铨臣入列三尺之孤山丹丹少久神合神乳吮吸疼顧填溝壑頭玉荼火猥儒尾韻绡素曉暾小照亵翫洗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