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的意思、李德裕的詳細解釋
李德裕的解釋
李德裕(787-850) : 唐代大臣。字文饒,趙郡(治今河北趙縣)人。李吉甫子。出身世家。“牛李黨争”時,為李派首領。穆宗時被牛僧孺排擠出為浙西觀察使。文宗時為西川節度使。武宗即位後任為相,貶逐李宗闵、牛僧孺。宣宗時牛黨得勢,他被貶崖州(治今廣東瓊山)而死。
詞語分解
- 李的解釋 李 ǐ 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後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
網絡擴展解釋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饒,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人,是唐代中後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牛李黨争中李黨領袖。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析:
一、身份與背景
- 家世顯赫
出身趙郡李氏西祖房,為宰相李吉甫次子,屬唐代世家大族。
- 仕途起點
早年以門蔭入仕,曆任校書郎、監察禦史等職,後逐步升至宰相。
二、政治生涯與黨争
- 牛李黨争核心人物
與牛僧孺為首的牛黨長期對抗,主導李黨政策,主張強化中央集權、抑制宦官與藩鎮。
- 重要官職
- 穆宗時被排擠為浙西觀察使;
- 文宗時任西川節度使,成功抵禦吐蕃;
- 武宗朝拜相,封衛國公,推動“會昌中興”,平定藩鎮叛亂。
- 貶谪與結局
宣宗繼位後牛黨得勢,李德裕被貶崖州(今海南瓊山),卒于任所。
三、文學與曆史評價
- 著作成就
留有《會昌一品集》《次柳氏舊聞》等文集,展現其治國思想與文學造詣。
- 後世影響
雖因黨争備受争議,但被視為晚唐最具能力的政治家之一,司馬光評其“明辨有風采,好善惡惡”。
擴展閱讀:關于牛李黨争的性質,學界有不同觀點,可參考《舊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料進一步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李德裕:
李德裕是一個帶有曆史背景的詞語,其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名字。接下來将為您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李德裕是一個由“木”、“白”、“衣”、“告”四個部首組成的漢字,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李德裕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人名命名方式。在古代,人們常常以姓氏為名稱的一部分,再加上具有美好寓意的字來給自己或子女取名。李是一個常見的姓氏,而德裕意味着擁有崇高的品德和幸福祥瑞的吉祥寓意。
繁體:李德裕的繁體字為「李德裕」,與簡體字相似。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書法寫法中,李德裕的字形可能會有一些變化。然而,這種變化主要是在書法風格上,與字的本義不相關。
例句:他有着李德裕般的品德和智慧,備受尊敬。
組詞:李家德裕、李生德裕、李德裕堂、公德裕
近義詞:李德慶、李德清、李德華、德貴
反義詞:李不德、德非裕、無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