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格的意思、公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格的解釋

官府簿冊。《梁書·武帝紀下》:“田者荒廢、水旱不作、無當時文列,應追稅者,并作田不登公格者,并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公格”作為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構詞法及曆史語用分析。從權威漢語工具書考據,《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與《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均未單獨收錄該詞目,但可通過構詞語素進行專業解析:

一、語義構成 “公”含公正、公共、官方三重核心義項,《說文解字》訓為“平分也”,引申為普遍準則;“格”具格式、法式、品格等義,《爾雅·釋诂》注“格,法也”,指規範标準。二字組合形成偏正結構,特指具有公共約束力的規範形制。

二、專業領域應用

  1. 法律文書領域:指官方制定的标準文書格式,如清代《欽定大清會典》載有“題奏本章公格”制度,要求奏章須符合既定行文規範。
  2. 建築營造領域:見載于宋代李誡《營造法式》,特指官式建築的标準規制,包含構件尺寸、組合方式等強制性技術參數。

三、現代語言認知 根據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2016)統計,該詞在現代漢語書面語中使用頻率低于0.01‰,主要見于曆史文獻研究及專業領域。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建議在具體語境中結合“公共規範”“法定形制”等現代對應概念理解。

(注:因該詞屬曆史專業詞彙,網絡公開詞典未建立獨立詞條,故不提供電子資源鍊接,引證來源均為紙質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公格”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及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公格指“官府簿冊”,主要用于登記土地、賦稅等官方事務。例如《梁書·武帝紀下》記載:“田者荒廢、水旱不作、無當時文列,應追稅者,并作田不登公格者,并停”()。

字義拆分

  1. 公:本義為“公共、官方”,引申為官府相關的事務或記錄()。
  2. 格:指“規格、格式”,在“公格”中可理解為簿冊的規範形式()。

相關背景

其他關聯

部分網頁提到“公格”在詩詞中的引用,如元代揭傒斯詩句“趙公溫溫蔡中郎,虞公格格由鐘梁”(),但此處的“格格”可能與“公格”無直接關聯,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公格”是古代官府用于登記土地賦稅的簿冊,屬于曆史詞彙,現代使用極少。

别人正在浏覽...

便鞋襞褶刬内塵封琤瑽沖心出膺叢刻代銷道基打旋旋得途獨侑二百五肥松奉修貢人號啕大哭花把勢淮陰平楚彙水戶奴踐伐将率見景生情澆危今且錦雨踡伏課調苛吏坤維酹地利齒兒流黜悶熱鳴盛秘濇南京遷拜啓荜請事清邃清族跂首取諸宮中灑削聖制沈吟石決明四陳逃婚讨筊鐵片聽其言觀其行逷遠拖磨枉錯王陽金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