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李德裕的意思、李德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李德裕的解释

李德裕(787-850) : 唐代大臣。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李吉甫子。出身世家。“牛李党争”时,为李派首领。穆宗时被牛僧孺排挤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时为西川节度使。武宗即位后任为相,贬逐李宗闵、牛僧孺。宣宗时牛党得势,他被贬崖州(治今广东琼山)而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唐代中晚期政治家、文学家,是唐代“牛李党争”中李党的核心人物。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结合权威史料对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身份与历史地位

李德裕出身赵郡李氏,为唐宪宗至武宗朝重臣,官至宰相(同平章事),封卫国公。他主导了“会昌中兴”,以整顿吏治、平定藩镇、抵御回鹘等功绩著称。《汉语大词典》定义其为“唐代名相”,《中国历史大辞典》称其执政期间“政绩卓著,威震四夷”。


二、政治成就

  1. 削藩平乱

    任宰相期间,力主削弱藩镇势力,亲自指挥平定昭义镇刘稹叛乱(844年),巩固中央集权(《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二》)。

  2. 抵御外患

    大破回鹘乌介可汗,收复北方失地;整顿边防,推行“军政合一”政策(《旧唐书·李德裕传》)。


三、文学贡献

李德裕工诗文,代表作《会昌一品集》被收录于《四库全书》。《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其文风“雄浑峻切”,清代纪昀评:“李卫公之文,犹有贞观遗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历史评价

《新唐书》称其“明练政体,以器业自负”;宋代司马光赞其“唐中世第一等人物”(《资治通鉴》)。后世将其与李靖、郭子仪并称“唐代三大良相”。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是唐代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析:

一、身份与背景

  1. 家世显赫
    出身赵郡李氏西祖房,为宰相李吉甫次子,属唐代世家大族。
  2. 仕途起点
    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后逐步升至宰相。

二、政治生涯与党争

  1. 牛李党争核心人物
    与牛僧孺为首的牛党长期对抗,主导李党政策,主张强化中央集权、抑制宦官与藩镇。
  2. 重要官职
    • 穆宗时被排挤为浙西观察使;
    • 文宗时任西川节度使,成功抵御吐蕃;
    • 武宗朝拜相,封卫国公,推动“会昌中兴”,平定藩镇叛乱。
  3. 贬谪与结局
    宣宗继位后牛党得势,李德裕被贬崖州(今海南琼山),卒于任所。

三、文学与历史评价

  1. 著作成就
    留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氏旧闻》等文集,展现其治国思想与文学造诣。
  2. 后世影响
    虽因党争备受争议,但被视为晚唐最具能力的政治家之一,司马光评其“明辨有风采,好善恶恶”。

扩展阅读:关于牛李党争的性质,学界有不同观点,可参考《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进一步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谙晓比肩兽鄙慝不可究诘叉港陈情表臭弹传球单间儿俄语梵界汉中秏费横眉弘博回档互结活菩萨降户简派骄敖郊位积存桀出界沟警勗嫉贪如雠开斋节匡其不逮浪废兰堂离悰龙竞贸费名卿钜公名宿靡匜内照排箫判别披腹抢墒润肤膏三堂梳妆松煤索诃世界天杭填嗉挑转亭臯停辛伫苦同纽土官兔走鹘落窝脱银乌黑黑五里云雾霞觥霞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