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饒,唐代中晚期政治家、文學家,是唐代“牛李黨争”中李黨的核心人物。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結合權威史料對其詳細解釋如下:
李德裕出身趙郡李氏,為唐憲宗至武宗朝重臣,官至宰相(同平章事),封衛國公。他主導了“會昌中興”,以整頓吏治、平定藩鎮、抵禦回鹘等功績著稱。《漢語大詞典》定義其為“唐代名相”,《中國曆史大辭典》稱其執政期間“政績卓著,威震四夷”。
任宰相期間,力主削弱藩鎮勢力,親自指揮平定昭義鎮劉稹叛亂(844年),鞏固中央集權(《資治通鑒·唐紀六十二》)。
大破回鹘烏介可汗,收複北方失地;整頓邊防,推行“軍政合一”政策(《舊唐書·李德裕傳》)。
李德裕工詩文,代表作《會昌一品集》被收錄于《四庫全書》。《全唐詩》存其詩一卷,其文風“雄渾峻切”,清代紀昀評:“李衛公之文,猶有貞觀遺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新唐書》稱其“明練政體,以器業自負”;宋代司馬光贊其“唐中世第一等人物”(《資治通鑒》)。後世将其與李靖、郭子儀并稱“唐代三大良相”。
權威參考來源: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饒,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人,是唐代中後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牛李黨争中李黨領袖。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析:
擴展閱讀:關于牛李黨争的性質,學界有不同觀點,可參考《舊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料進一步研究。
百能白首窮經幫身半酣保師碑碣兵木逼束逼突不刊之論不越雷池一步稱铊宸賞創開蹈用發揚踔厲分異父賞膏映跟鬥劀殺詭讕恒日佪撓甲革迦蘭陀湔拔煎迫谏诤驕寵解弁齎志肋肢瀝膽抽腸六铢衣媽的疋半停分嚬呻蒲簺秋秋翐翐七椀趨令日偷上旨韶美生塵聲埶食祿糕溲膏筍席太平花天婦羅庭燎退佃晩堂宛肖兀立五怸獻身媟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