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垂衣裳的意思、垂衣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垂衣裳的解釋

謂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禮。後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易·繫辭下》:“ 黃帝 堯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韓康伯 注:“垂衣裳以辨貴賤,乾尊坤卑之義也。” 漢 王逸 《機賦》:“帝 軒 龍躍,庶業是昌。俯覃聖恩,仰覽三光。爰制布帛,始垂衣裳。” 漢 王充 《論衡·自然》:“垂衣裳者,垂拱無為也。”亦省作“ 垂衣 ”、“ 垂裳 ”。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元帝表》:“無為稱於華舄,至治表於垂衣。” 唐 高適 《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廟堂拱手無餘議。” 前蜀 杜光庭 《賀聖體漸痊愈表》:“伏惟皇帝陛下深仁禦宇,至道垂裳,惠匝萬區,恩周品物。” 清 查慎行 《恩賜新刻禦制詩集恭紀》詩之二:“畊鑿萬方民擊壤,簫韶九奏帝垂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垂衣裳”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政治治理層面(原始含義)

出自《周易·系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1. 本義:指黃帝、堯、舜等聖王通過制定服飾制度(上衣下裳象征天地秩序),确立禮制以治理天下。
  2. 引申義:後演變為稱頌帝王“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即通過禮制規範而非強制手段實現社會安定。如《論衡·自然》提到“垂衣裳者,垂拱無為也”。

二、個人修養層面(衍生含義)

現代用法中,該詞被引申為形容人謙遜、恭敬的态度:

補充說明

兩種解釋分别對應政治哲學與個人行為規範,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垂衣裳》是一個由垂、衣、裳三個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衣裳下垂、垂挂。 接下來分别來拆分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其中,“垂”字的部首是土,總共有8個筆畫;“衣”字的部首是衣,總共有6個筆畫;“裳”字的部首是衤,總共有11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詩經·邶風·垂衣裳》一篇。在這篇詩中,垂衣裳被用來形容婦女垂下衣裙的姿态,表達了婦女輕盈、娴靜的形象。 在繁體字中,“垂衣裳”保持了和簡體字相同的形狀和意思,并沒有什麼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同樣是與現在的寫法相同,隻不過在字的形狀上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以下是一個例句:她穿着一襲白色長裙,垂衣裳顯得溫婉而端莊。 一些與“垂衣裳”相關的組詞包括:垂柳、衣裳、長裙等。 與“垂衣裳”近義詞有:垂袖、垂裳、垂衣等。 反義詞則是與垂衣裳相反的詞語,例如:揚衣裳、擡頭挺胸。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