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義的意思、六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義的解釋

(1).亦稱“ 六詩 ”。《〈詩〉大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孔穎達 疏:“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大小不同而得并為六義者,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稱為義,非别有篇卷也。”近人認為:風是各國的歌謠,雅是 周 王畿的歌曲,頌是廟堂祭祀的樂歌,是《詩經》的三種體制;賦是敷陳其事,比是指物譬喻,興是借物起興,是《詩經》的三種表現内容的方法。後指以《詩經》為代表的文學創作的精神和原則。 唐 孟郊 《讀張碧集》詩:“ 天寳 太白 殁,六義已消歇。大哉《國風》本,喪而王澤竭。” 唐 羅隱 《廣陵李仆射借示近詩因投獻》詩:“閒尋綺思千花麗,靜想高吟六義清。”

(2).指六書。《晉書·衛恒傳》:“有 沮誦 、 倉頡 者,始作書契,以代結繩,蓋覩鳥跡以興思也。因而遂滋,則謂之字,有六義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聲,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長是也。” 清 曹寅 《夜飲和培山眼鏡歌》:“六義精嚴神不滅,萬象芸芸親手澤。”參見“ 六書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六義”是中國古代文論中對《詩經》創作方法和内容分類的統稱,最早見于《周禮·春官》,後由東漢學者鄭玄在《毛詩正義》中系統闡釋。這一概念包含兩大維度:

一、詩歌分類

  1. 風:指地方民歌,反映各地民俗風情,如《周南·關雎》體現婚戀習俗。
  2. 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宴飲或政治諷喻詩,如《小雅·鹿鳴》展現周代宴飨禮儀。
  3. 頌:宗廟祭祀樂歌,内容莊嚴,如《周頌·清廟》歌頌周文王功績。

二、表現手法

  1. 賦:直陳其事,如《豳風·七月》按時間順序鋪叙農事活動。
  2. 比:以彼物比此物,如《魏風·碩鼠》用鼠類比喻貪官。
  3. 興:先言他物以引所詠,如《秦風·蒹葭》以蘆葦起興引出求賢主題。

這一理論體系自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起被确立為《詩經》研究核心框架,清代學者馬瑞辰在《毛詩傳箋通釋》中進一步深化其文學價值認知。

網絡擴展解釋

“六義”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一、《詩經》中的“六義”

源自《毛詩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1. 分類(詩體):

    • 風:地方民歌,反映各地民俗,如《周南》《衛風》等。
    • 雅:周王畿的宮廷樂曲,分《大雅》(朝會宴享)和《小雅》(個人抒懷)。
    • 頌:祭祀樂歌,内容莊重,如《周頌》《魯頌》。
  2. 表現手法(修辭):

    • 賦:直陳其事,如《七月》直接描述農事。
    • 比:比喻,如《碩鼠》以鼠喻剝削者。
    • 興:借物起興,如《關雎》以雎鸠引出愛情。

二、其他語境中的“六義”

  1. 儒家六藝(技能):禮、樂、射、禦、書、數,指古代貴族教育的六種技能。
  2. 六書(漢字構造):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區分要點

别人正在浏覽...

黯默草荒稱功馳望楚璧萃次大展宏圖等次調娛敵寇獨出一時對禁頓舟飛鳴諷持福田衣鋼炮狗犀怪行貨廣内谷氨酸館真歸馮汗八裡杭綢化醒禍辟戶稅兼宿驚慄距守舉坐口觜款塞獵涉林沚醴灑論見面床麊冷明刑弼教蒱且牽曳奇隽趨近取境人曹郎散寒霜棱說長話短淑着誦法踏看跳天撅地跳指日畏天知命下衡綫民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