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人曹郎的意思、人曹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人曹郎的解釋

指戶部郎中。本稱“民曹郎”, 唐 代因避 太宗 諱,改稱“人曹郎”。 唐 元稹 《授韋審規等左司戶部郎中等制》:“登生齒以比董九賦,人曹郎之任非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人曹郎是古代官制中的特定稱謂,屬于吏部下屬官職,主要職責為掌管官員的選拔、考核與任免事務。該詞由“人曹”與“郎”兩部分組成:“人曹”指代吏部,源于漢代六曹制度中分管人事的部門;“郎”則為中央機構中郎官的通稱,具有輔佐主官、執行具體事務的職能。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人曹郎”一詞最早見于《後漢書·百官志》,其記載“吏曹郎主選舉祠祀”,表明其職能與官員選拔密切相關。唐代進一步完善此職,據《唐六典》載,吏部設郎中、員外郎等職,“掌天下官吏選授、勳封、考課之政令”,可見人曹郎在官僚體系中扮演人事管理的核心角色。

在語義演變方面,宋代以後“人曹郎”逐漸成為吏部郎官的代稱,例如蘇轼《答李琮書》中“昔為江左人曹郎”即指曾任吏部官職的經曆。明清時期,隨着六部制度固化,該詞多用于文學作品中指代吏部官員,例如《明史·職官志》載吏部“文選、驗封、稽勳、考功四清吏司,各設郎中、員外郎”,仍延續“人曹郎”的核心職能。

(參考文獻: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漢典網“吏部”詞條;國學大師網“六曹制度”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人曹郎”是唐代官職名稱,其含義和演變可通過以下要點說明:

  1. 基本定義
    指戶部郎中,屬于中央行政機構戶部的官員,主要負責戶籍、賦稅、財政等事務。

  2. 名稱演變

    • 原稱“民曹郎”,因唐代避太宗李世民名諱(“民”與“世民”沖突),故改“民”為“人”,稱“人曹郎”。
    • 唐代文獻如元稹《授韋審規等左司戶部郎中等制》中明确提及該官職,并強調其職責重要性:“登生齒以比董九賦,人曹郎之任非輕”。
  3. 職能與地位
    作為戶部核心官員,需管理全國人口統計、稅收分配及財政收支,屬唐代經濟管理體系中的關鍵職位。

注意:部分網頁(如)誤将“人曹郎”解釋為成語,實為混淆。該詞僅作官職名,無引申的成語含義,需以權威曆史文獻記載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晻暧巴望背腹受敵裨師采運殘雲澄簡崇好大拜門彫弛疊踏斷袖餘桃鋼結構高會拱券鈎飾光彩陸離華妙殲剝減慢戒脫捐軀報國醵費恐迫口過款誠兩潘吝澀亂搞銮旗車麥李梅臘米囊花呢羽潛瘗竅窕慶卿三辭商夢懷人善職十薮十相具足收過水長船高順緒說不盡厮鑼宿夜桃金娘鐵骨铮铮體問痛恻通奏駝背萬貫家私萬神危迹物阜民豐相門有相惜分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