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林水洲。指幽深宜于賞玩隱遁之所。 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彼排虛與蹠實,又相鳴於林沚,興伐木於友生,詠承筐於君子。”《梁書·謝朏傳》:“斂跡康衢,拂衣林沚,抱 箕 潁 之餘芳,甘顦顇而無悶。”《新唐書·張說傳》:“沮盤遊之娛,間林沚之玩。”
“林沚”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該詞通過“林”與“沚”的意象組合(“沚”指水中小塊陸地),強調一種兼具山林與水澤之美的隱遁之所,多用于表達文人雅士向往的恬淡栖居地。
常見于古典詩文或曆史文獻中,現代語境較少使用,但可作為文學創作或姓名取義的參考。
《林沚》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繁密的樹木交錯的景象。
《林沚》這個詞包含兩個部首,分别是木和水。它一共有11個筆畫。
《林沚》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說文解字》。
《林沚》這個詞沒有繁體字形式。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過多次演變。曆史上沒有特定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林沚》相關。
1. 這片區域的森林中長滿了林沚,景色非常壯觀。
2. 他們在深山中探險,看到了一片林沚,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1. 林海:指茂密的森林景象。
2. 林莽:指繁密的樹木。
3. 林立:指樹木密集成林的景象。
1. 樹林:指茂密的樹木區域。
2. 茂密:指生長得茂盛而且繁密。
3. 濃密:指密度大而且濃厚。
1. 荒野:指荒廢沒有人類活動的地區。
2. 荒漠:指幹旱、植被稀少的地區。
3. 寒冷:指氣溫低的地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