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款塞的意思、款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款塞的解釋

叩塞門。謂外族前來通好。《史記·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譯款塞。”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款,叩也。皆叩塞門來服從也。” 唐 盧群 《淮西席上醉歌》:“ 江河 潛注息浪,蠻貊款塞無塵。” 明 徐渭 《贈梁尚書公序》:“近時籌邊者,謂西虜既已款塞稱臣,曳駒牧以仰乞於中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款塞”是古代漢語詞彙,指外族主動前來通好或歸順的行為,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異族誠意到邊界叩塞門,表達歸順或通好意願,與“寇邊”(武力侵犯邊境)形成對比。該詞常見于史書及古文,描述邊疆民族與中原王朝的和平交往。

二、字義分解

三、出處與例句

  1. 《史記·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譯款塞”,指遠方異族通過翻譯前來歸順。
  2. 唐代盧群詩:“蠻貊款塞無塵”,形容邊疆民族和平歸附後的安定景象。
  3. 明代徐渭文:“西虜既已款塞稱臣”,描述少數民族政權主動臣服中原王朝。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曆史文獻中,描述漢代至明清時期邊疆民族與中央政權的非武力互動,體現古代“以和為貴”的外交理念。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款塞的意思

款塞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個意思,一般指代貨物包裝封口或封存之物。它可以作為名詞使用,也可作為動詞使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款字由兩個部首組成,上部為"欠",下部為"口"。它的總筆畫數為四畫。

來源

款字最早出現于《說文解字》,古代将款用于封存文物或器物的容器。由于貨物在出售前需要封存或包裝,所以款字的意義漸漸演變為封口或封存之物。

繁體

款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款」,結構和簡體字相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不同。在古時候,"款"的寫法較為簡略,字形與現代稍有差異。

例句

1. 他用紅色款塞将包裹封好。

2. 這個文件已經被款塞了。

組詞

1. 逢款塞:表示文物或藝術品需要封存或包裝。

2. 款官:指代管理財物或款項的官員。

3. 款式:表示不同的款式或設計。

近義詞

封存、封口、封裝

反義詞

打開、解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