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灑的意思、醴灑的詳細解釋
醴灑的解釋
藥酒。《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聞上古之時,醫有 俞跗 ,治病不以湯液醴灑。”
詞語分解
- 醴的解釋 醴 ǐ 甜酒。 甜美的泉水:醴泉。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 灑的解釋 灑 (灑) ǎ 使水或其他東西分散地落下:灑水。灑掃。灑淚。 東西散落:糧食灑了。 姓。 灑 ǐ 古同“洗”,洗滌。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醴灑,根據漢語詞典及古代文獻考證,應為“醴酒”的筆誤或古寫變體。“醴”指古代一種甜酒,“酒”泛指酒類飲品。以下為詳細釋義:
一、單字釋義
-
醴 (lǐ)
- 本義:指用麥芽或稻米發酵釀制的甜酒,酒味淡而甜,酒精度較低。
- 典籍依據:
- 《說文解字》:“醴,酒一宿孰也。” 指一夜釀成的速成甜酒 。
- 《釋名·釋飲食》:“醴,禮也。釀之一宿而成,禮有酒味而已。” 強調其用于禮儀且味淡 。
-
酒 (jiǔ)
- 本義:泛指用糧食或水果發酵制成的含酒精飲品。
- 延伸:在“醴酒”中特指醴類酒品。
二、“醴酒”的完整釋義
醴酒(lǐ jiǔ)指中國古代一種低度甜酒,以麥芽、稻米為原料,經短時間發酵釀成。其特點為:
- 酒味甘甜:因糖化充分而酒精含量低(約1-2度),口感近似現代酒釀。
- 禮儀用途:常用于祭祀、宴飨等場合,象征敬意與禮節。
- 典籍例證:
- 《禮記·喪大記》:“始食肉者,先食幹肉;始飲酒者,先飲醴酒。” 說明其作為入門酒飲的溫和特性 。
- 《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一曰泛齊,二曰醴齊……” 鄭玄注:“醴,猶體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酒矣。” 描述其渾濁的液态特征 。
三、文化延伸
醴酒在周代屬“五齊”(五種酒禮等級)之一,代表禮制文明的象征。漢代後逐漸被黃酒取代,但其名仍見于文獻,如《漢書·楚元王傳》載穆生不嗜酒,楚元王特設醴酒待之,後因怠慢而“醴酒不設”,成為典故 。
參考文獻
-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 劉熙. 《釋名》.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戴聖. 《禮記》. 中華書局.
- 鄭玄注. 《周禮注疏》. 北京大學出版社.
- 班固. 《漢書》. 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醴灑”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醴灑”指藥酒,是古代用于醫療或養生的一種酒類制劑。其中:
- 醴:本義為甜酒或甘甜的泉水(),在組合詞中多與酒相關;
- 灑:此處通“洗”,或指酒類液體(),而非現代“灑水”之意。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此句描述上古名醫俞跗治病時不用常規藥酒,側面印證“醴灑”在古代醫學中的應用。
三、構成與用法
- 構詞方式:聯合式合成詞,兩字均與液體相關;
- 使用場景:多出現于醫學、曆史類古籍,如《抱樸子·金丹》中“玉醴”等類似表述()。
四、文化背景
古代常将藥物浸泡于酒中制成藥酒,兼具治療與保健功能。這種制劑在《黃帝内經》等典籍中亦有記載,反映中醫藥酒文化的悠久曆史()。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藥酒配方,可查閱《史記》相關篇章或中醫藥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百子帳編遣殘草朝市人楚茅刁鑽促狹地貨芳心鳳餅伏案覆席公份怪相觀音手黑槎槎衡鏡黃泉之下灰慘胡弄局蛟蛕焦炭加膝墜泉節時姬孔今上寄止捐稅距逆口福略無藜莠隆熱騄骊駡爹駡娘盲妹明恥教戰名匠破損萋蒿青女霜窮薄起贓入射傘橑澀僻傷弓折堕聖斷聖錢射影世不曾雙距霜信四鬥五方松膩投止外府文房四侯效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