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船隻傍岸停泊。 宋 黃庭堅 《阻風銅陵》詩:“頓舟古 銅官 ,晝夜風雨黑。”
"頓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指停船、泊船。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解釋,具體釋義如下:
頓舟(dùn zhōu)
指船隻停泊、靠岸的動作或狀态。"頓"在此處取"停留、止息"之意,"舟"即船。合稱表示船舶停止航行,暫駐某處。
來源:《漢語大詞典》(電子版)"頓"字條目下義項③:止息;停留。
參考鍊接:http://www.hydcd.com
南朝顧野王《玉篇·頁部》釋"頓":"止也。" 可見"頓"的"停駐"義項源遠流長。"頓舟"一詞多見于文言作品,如:
"暮色蒼茫,漁人頓舟蘆荻畔。"
來源:《玉篇》中華書局影印本(鍊接需訂閱訪問,此處僅标注來源)
需注意與形近詞"屯舟"(聚集船隻)的區别。"頓"強調動作的暫停性,而"屯"側重聚集狀态。例如:
"頓舟待潮"(停船等待潮汐) ≠ "屯舟備戰"(集結船隻備戰)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第5版)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獨立使用,多作為文言殘留見于地名(如"頓舟港")或文學仿古表達中,日常交流推薦使用"停船""泊船"等現代詞彙。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頓"字條目。
"頓舟"是古漢語中表示停泊船隻的動賓結構,其語義核心在于"頓"的止息義。現代語境下需注意使用場合,避免與近義詞混淆。
“頓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ùn zhōu,其基本含義是船隻傍岸停泊。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頓”在此處指停駐、停頓,“舟”即船。合起來指船隻暫時停靠岸邊,如宋代黃庭堅《阻風銅陵》詩中“頓舟古銅官,晝夜風雨黑”,描述因風雨受阻而停泊的情景。
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如)提到“頓舟”可比喻事物中途受阻、停滞不前,但這種用法較為少見,更多屬于現代語境下的引申。
用法示例
相關擴展
“頓”字有多重含義,包括停頓、叩首、整頓等;“舟”則常與航行、漂泊等意象相關。兩者結合更強調“暫停”的動态過程。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來源,可參考漢典、古詩文網等權威渠道。
阿衡白雲謠裱卷叱名吃讷初場春熟大節淡懷氮循環禘郊定西番多種遏行雲楓天棗地工絕關聘钴鉧果茹故轍韓嶽懷囊黃霾皇組減縮寄付棘荊驚事金華席金酒口腔浪迹天涯連家鋪流火之烏賣力氣謀尋破帖普天戕虐輕安食實封收臧霜草霜雲水層水蛭私狥太親翁跳神土公橐囊微沒腲脮微恙文氣無際蕪謬吳質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