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霜棱 ”。1.寒威。 唐 陳子昂 《登薊城西北樓送崔著作融入都》詩:“仲冬邊風急,雲漢復霜稜。”
(2).喻官吏的威勢。 宋 林逋 《集賢李建中工部嘗以七言長韻見寄感存懷沒因用追和》:“貧典郡符資月給,老持臺憲減霜稜。” 清 錢謙益 《南京江西道監察禦史陳必謙授文林郎妻錢氏仍前封制》:“矯矯霜棱,不摧殘于交讁。”
見“ 霜稜 ”。
“霜棱”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字面意義
指物體因寒冷形成的銳利棱角或邊緣,常用來形容冬季的寒威或冰霜的鋒利感。例如:“霜棱”可描述屋檐結冰後形成的尖銳冰淩。
自然現象的比喻
引申為寒冷天氣的肅殺之感,如唐代陳子昂詩句“仲冬邊風急,雲漢復霜稜”,以“霜稜”烘托邊塞冬日的凜冽。
官吏的威嚴
在文學中常比喻官吏的威勢或嚴苛态度。例如宋代林逋詩中“老持臺憲減霜稜”,暗指官員權勢的削弱。
權威的象征
清代錢謙益的文獻中,“霜棱”被用來形容監察禦史的剛正不阿,強調其執法時的冷峻與不可侵犯。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古籍《全唐詩》或《宋史》相關注釋。
《霜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霜的邊緣或是霜柱的形狀。
《霜棱》的第一個字是「霜」,它的部首是「雨」,有12個筆畫。《霜棱》的第二個字是「棱」,它的部首是「木」,有12個筆畫。
《霜棱》這個詞一般采用簡體字書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
在古代漢字中,「霜棱」被寫作「霜棱」(甲骨文)或「霜棱」(金文)。
1. 一夜之間,草地上出現了點點霜棱。
2. 冬天的早晨,樹枝上挂滿了晶瑩剔透的霜棱。
與《霜棱》相關的組詞有:霜柱、冰霜、霜降等。
與《霜棱》近義的詞語有:霜花、霜冰、霜痕。
《霜棱》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