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經曆;曆經。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野有蔓草,獵涉蘡薁。”
(2).引申指浏覽(書籍)。《劫馀灰》第二回:“我家小女,從小跟我讀書,諸子百家,俱能獵涉。”
(3).植物名。狸豆的别稱。 唐 蘇鹗 《蘇氏演義》卷下:“貍豆,一名貍沙,一名獵涉。”參見“ 獵沙 ”。
“獵涉”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釋:
經曆或曆經
原指獵人涉水捕獵的行為,後引申為對事物或環境的深入體驗。如南朝謝靈運《山居賦》中“野有蔓草,獵涉蘡薁”,描述在野外環境中跋涉的經曆。
粗略浏覽書籍
指廣泛但非深入的閱讀,與“涉獵”含義相近。例如清末小說《劫馀灰》提到“諸子百家,俱能獵涉”,表示對經典著作的泛讀。
植物别稱
作為“狸豆”的别名出現,見于唐代蘇鹗《蘇氏演義》,屬于特定文獻中的用法。
注意:現代漢語中,“獵涉”使用頻率較低,更多以“涉獵”表達廣泛閱讀之義。該詞古義強調實際經曆,與“涉險”“跋涉”等詞存在關聯性,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獵涉》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追捕、追擊。通常用來形容獵人追捕野生動物的活動。
《獵涉》的部首是犬(狗),共有11個筆畫。
《獵涉》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獵是指追捕動物,涉指踐踏、跳過。合在一起表示在獵取動物時經過跳躍行動。
《獵涉》的繁體字為「獵涉」。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獵的字形略有不同,主要是獨立的足字(步)下加上犬字體,即「犭䖵」;涉則是水字旁橫折的寫法,即「⺡汁」。
我聽說有人在山林中獵涉野獸。
獵殺、獵人、追獵、獵物。
追捕、追擊、追趕。
放生、釋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