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書寫。 宋 彭汝砺 《途中早起寄兄弟》詩:“新詩如有得,寫染寄歸翰。”
(2).指書法、繪畫、文章等。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二折:“好寫染也,我試看咱。” 元 武漢臣 《玉壺春》楔子:“好寫染也。小官将此萬言長策親到聖人跟前舉薦你為官,決不負所託。”
(3).兼指書畫。《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娶妻 王氏 ,少年美貌,讀書識字,寫染皆通。”
“寫染”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漢語詞彙,主要應用于書畫藝術與文學創作領域,其釋義如下:
書畫技法層面
指中國繪畫中勾勒輪廓與渲染着色的技法組合。“寫”強調以線條勾勒物象的骨法用筆(如白描),“染”側重水墨或色彩的濃淡暈染(如皴擦、潑墨)。二者結合體現中國畫“骨肉兼備”的審美理念。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7卷,第1073頁
文學創作引申
引申為書寫描繪與情感浸染,即通過文字狀物抒情,使讀者感受到畫面與情感的融合。如明代《牡丹亭》評點中“寫染精工”即贊文筆既工細又富有感染力。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347頁
唐代技法起源
張彥遠《曆代名畫記》載“運墨而五色具,謂之寫染”,首次将“寫”“染”并提,指水墨濃淡變化的技法表達。
來源:《曆代名畫記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卷三
宋元文學化用
詞人周密《浩然齋雅談》評詩“寫染入微”,指語言對景物的細膩刻畫與情感滲透。
來源:《全宋筆記》(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四編第十冊
明清小說評點
金聖歎批《水浒傳》“寫染如火如錦”,贊其人物描寫鮮活如畫,情節渲染跌宕如織錦。
來源:《金聖歎評點水浒傳》(中華書局,2008年)第三回批注
在當代漢語研究中,“寫染”被規範為複合型藝術術語:
注:該詞屬專業古語詞,現代日常語境已罕用,僅存于書畫理論、文學批評及古籍研究領域。
“寫染”是一個由“寫”和“染”組成的複合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
基本含義
引申含義
字義分解
使用場景:多用于古典文學或藝術評論中,如稱贊書畫作品、描述創作過程等。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如書寫、書畫或文章)。
嗌嗌報當寶爐寶珠市餅奔轶絕塵不矜不伐怅怅傳翫純悫純善此他錯手達樂地門鹗睨方上反音拂天丐夫杠架過款寒将賀卡鴻瑣黃軦徽束渾渾泡泡漿酒霍肉積尺鏡象狂佻枯骨之馀媿赧牢禀耒耨離皮留曹鸾扃蔓衍廟門恁約逆賊棚杠秋解泉布先生曲匝日月合璧塞耳盜鐘森爽聖人出十玄摅光亡國大夫妄殺危棘溫汾午餐閑捷閑口説閑話蕭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