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书写。 宋 彭汝砺 《途中早起寄兄弟》诗:“新诗如有得,写染寄归翰。”
(2).指书法、绘画、文章等。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好写染也,我试看咱。” 元 武汉臣 《玉壶春》楔子:“好写染也。小官将此万言长策亲到圣人跟前举荐你为官,决不负所託。”
(3).兼指书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娶妻 王氏 ,少年美貌,读书识字,写染皆通。”
“写染”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汉语词汇,主要应用于书画艺术与文学创作领域,其释义如下:
书画技法层面
指中国绘画中勾勒轮廓与渲染着色的技法组合。“写”强调以线条勾勒物象的骨法用笔(如白描),“染”侧重水墨或色彩的浓淡晕染(如皴擦、泼墨)。二者结合体现中国画“骨肉兼备”的审美理念。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7卷,第1073页
文学创作引申
引申为书写描绘与情感浸染,即通过文字状物抒情,使读者感受到画面与情感的融合。如明代《牡丹亭》评点中“写染精工”即赞文笔既工细又富有感染力。
来源:《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47页
唐代技法起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写染”,首次将“写”“染”并提,指水墨浓淡变化的技法表达。
来源:《历代名画记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卷三
宋元文学化用
词人周密《浩然斋雅谈》评诗“写染入微”,指语言对景物的细腻刻画与情感渗透。
来源:《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四编第十册
明清小说评点
金圣叹批《水浒传》“写染如火如锦”,赞其人物描写鲜活如画,情节渲染跌宕如织锦。
来源:《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华书局,2008年)第三回批注
在当代汉语研究中,“写染”被规范为复合型艺术术语:
注:该词属专业古语词,现代日常语境已罕用,仅存于书画理论、文学批评及古籍研究领域。
“写染”是一个由“写”和“染”组成的复合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基本含义
引申含义
字义分解
使用场景:多用于古典文学或艺术评论中,如称赞书画作品、描述创作过程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向(如书写、书画或文章)。
澳大利亚白醗鞭灵走石辨证采战痴笑冲克道不是德谟克拉西点次雕房斗敌短足放鱼入海凡号風級傅翼工伤管见所及横顺华光假对谏官诘禁犗刑进宦金玉昆忌祟就请絶埃拒马叉子豤祈狼扈林樊泷吏路南石林罗针买菜马来西亚梦説绵剧鸟噣骞举峤道器备耆长情笺人非物是撒播生禽诗醼守气私请索微突驰晚夕我山瞎吹牛衔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