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曲轉。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曲匝了半晌,收身強起,傷自家來得較遲。” 淩景埏 校注:“疑即曲折,這裡説曲轉身體。”
“曲匝”是一個漢語詞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指曲折繞行,形容路線或行動不直接、多彎路的狀态。常用于描述事情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變化,也可指身體動作的曲折(如《董西廂》中“曲轉身體”)。
“那君瑞聞道,撲然倒地,隻鼻内似有浮氣。曲匝了半晌,收身強起,傷自家來得較遲。”
——淩景埏校注:“疑即曲折,這裡說曲轉身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董西廂》原文或相關校注資料(來源:、5、6)。
《曲匝》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彎曲蜿蜒的樣子。
《曲匝》的拆分部首是曲部和匝部。曲部表示和彎曲有關,匝部表示環繞盤旋。這個字共有12個筆畫。
《曲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繁體字中,曲部的構造稍微有所變動,但整體形狀基本保持一緻。
在古代漢字中,《曲匝》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其整體結構和意義與現代一緻。
1. 這條小溪蜿蜒曲匝,給人一種甯靜而美麗的感覺。
2. 他的思維曲匝奇特,常常讓人難以理解。
1. 曲線:表示彎曲的線條。
2. 曲折:表示經曆過許多曲折的變化。
1. 蜿蜒:指彎曲、蜿蜒的形狀。
2. 彎曲:指不直的、彎彎曲曲的。
1. 直線:代表沒有彎曲的直線。
2. 環繞:指環繞、旋轉的樣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