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午餐的意思、午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午餐的解釋

[lunch;midday meal] 中午飯

詳細解釋

午飯。 唐 白居易 《夏日閑放》詩:“午餐何所有?魚肉一兩味。” 宋 範成大 《光福塘上》詩:“指點炊煙隔莽蒼,午餐應可寄前莊。” 茅盾 《色盲》:“今天午餐後和 李蕙芳 分手時的一件小事揉進了他的樂觀的眼睛,使他陡然覺得前途又朦胧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午餐”指一天中中午時段食用的正餐,通常介于早餐和晚餐之間。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時間範圍
    一般指11:00至14:00之間,具體因地區和文化習慣而異。例如,西班牙等地的午餐時間可能延遲至14:00後。

  2. 詞源構成

    • “午”源自地支第七位,對應正午時段(11:00-13:00);
    • “餐”意為飯食,合稱“午間飯食”。
  3. 文化差異
    不同地區午餐形式不同:

    • 中國:常見米飯、面條搭配葷素菜肴;
    • 歐美:多簡餐如三明治、沙拉;
    • 日本:便當文化盛行。
  4. 社會功能
    作為承上啟下的能量補充,對工作效率、學習專注度有直接影響。現代營養學建議午餐應占全天熱量攝入的30%-40%。

  5. 延伸含義
    衍生出“午餐會”等社交形式,以及“免費午餐”(比喻無償利益)等經濟學概念。

需注意:部分方言區稱“午飯”或“晌飯”,屬同義詞。合理搭配蛋白質、纖維和碳水化合物的午餐有助于維持健康作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午餐

午餐,指的是在中午吃的一頓飯。下面将詳細介紹午餐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其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午餐的拆分部首為“十”和“饣”(食物),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午餐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天官·宰人師》中,起初是指在中午供奉祖先的祭祀食物。後來逐漸演變為指在中午進餐的飯菜。

繁體

午餐的繁體字為「午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午餐的寫法為「午飯」或「午膳」。

例句

1. 我們公司的午餐很豐盛,有各種菜品。

2. 媽媽為我準備了一份美味的午餐。

組詞

午餐的組詞有:午時、午間、午後、餐具、餐巾等。

近義詞

午餐的近義詞有:中餐、正餐、午宴。

反義詞

午餐的反義詞沒有一個對應的詞彙,可以用“不吃午餐”來表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