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斜封宮的意思、斜封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斜封宮的解釋

唐中宗 時, 韋後 及 太平 、 安樂 、 長甯 等公主皆依勢用事,貪賄受赇,别于側門降墨敕,斜封付中書授官,號“斜封官”。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景龍 中,多於側門降墨勅斜封,以授人官爵,時人號為‘斜封官’。”《新唐書·辛替否傳》:“ 睿宗 立,罷斜封官千餘人,俄詔復之。”《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 安樂 、 長寧公主 及皇後妹……皆依勢用事,請謁受賕,雖屠沽臧獲,用錢三十萬,則别降墨勅除官,斜封付中書,時人謂之‘斜封官’。”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一節:“她們大賣官職,不論什麼人,隻要出錢若幹萬就給官做。這種官當時稱為‘斜封官’,有正、試、攝、檢校、判、知官等名目,人數多至數千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斜封宮是唐代中宗時期(705-710年)出現的一種特殊官職授予現象,其核心特征是通過非正規程式買賣官職。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背景與定義
    唐中宗統治期間,韋皇後及太平、安樂、長甯等公主幹預朝政,利用權勢繞過吏部常規選官流程,通過“側門”直接發布手寫敕令(墨敕),以斜封文書形式交付中書省授官,故稱“斜封官”。

  2. 操作方式

    • 程式違規:敕令未經門下省審核,直接由中書省執行,破壞了三省分權的制度。
    • 經濟動機:官職明碼标價,據記載“三千貫授刺史,五百貫得縣令”,成為皇室成員斂財手段。
  3. 曆史影響

    • 導緻官員數量激增,僅景龍二年(708年)安樂公主等人便任命斜封官數千人。
    • 加劇吏治腐敗,所選官員多無才德,嚴重削弱行政效率。
  4. 後續治理
    唐睿宗即位後曾一次性罷免斜封官千餘人,但因其涉及利益集團龐大,後又部分恢複。直至唐玄宗開元年間才徹底廢止。

斜封宮本質是唐代貴族幹政與賣官鬻爵結合的産物,反映了中宗朝政治腐敗,成為後世抨擊吏治弊端的典型案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斜封宮的意思

《斜封宮》是一個成語,意指一個人的功勞被掩蓋或被人淡忘。這個成語的背後寓意着對人才的輕視和忽視。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斜封宮》由“鬥”、“廠”、“宀”、“宮”四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4劃。

來源和繁體

《斜封宮》是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紅樓夢》一書中第八十二回的篇章。其中有一句話:“看那藏春卷簾斜封宮,寂寞深宮隻自慰。”這句話形象地描繪了黛玉被冷落和宮中孤立的境遇,成為了這個成語的來源。在繁體字中,《斜封宮》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斜字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但是封字和宮字的寫法有所區别。

例句

他的無私奉獻被斜封宮,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貢獻。

組詞

- 斜視:指眼睛的視線不平行,斜着看。

- 封建:指一個君主國家中封建制度的存在及其特點。

- 宮廷:指皇室或貴族的居住地,也用來指皇宮或宮殿。

近義詞

- 被遺忘

- 被忽視

反義詞

- 得到肯定

- 受到贊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