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未成年的人。《後漢書·東夷傳·高句骊》:“自今已後,不與縣官6*戰鬥而自以親附送生口者,皆與贖直,縑人四十匹,小口半之。”《元史·唐仁祖傳》:“昔籍之小口,今已大矣,可偕以大口給之。”《糊塗世界》卷九:“戶口查完,開了局子,照票支米,大口一升,小口半升。”
(2).小嘴巴。舊時常用來指美女的嘴。《鏡花緣》第十六回:“裡面有兩個女學生……面貌雖黑,但彎彎兩道朱眉,盈盈一雙秀目,再襯着萬縷青絲,櫻桃小口。”
(3).出入口之小者;容器口之小者;大水支流的入口。《初學記》卷六引《淮南子》:“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 晉 陶潛 《桃花源記》:“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南齊書·陸澄傳》:“ 竟陵王 子良 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将七八升。”
(4).指小口容器。 馮先銘 《從兩次調查長沙銅官窯所得到的幾點體會》:“ 朝鮮 出土的(壺)還有類似兩件,一件……柄下有‘ 鄭家 小口天下第一’八字。”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小口漢語 快速查詢。
指物理形态上的窄小開口或孔洞,常用于描述器物、容器或自然物體的形态特征。
示例:瓶口、井口、傷口等尺寸較小的開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特指陶器、瓷器等器皿的窄口部位,與“廣口”相對,影響器物的功能與美學設計【《漢語大詞典》】。
描述狹窄的通道或河口,如“小口河谷”指兩岸陡峭的狹窄河道【《地理學名詞》】。
古代對未成年人的婉稱,如“小口”指幼童(見《禮記·曲禮》注疏)【《古代漢語詞典》】。
權威引用來源(基于實體出版物,暫未提供鍊接):
“小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而異,主要包含以下四種解釋:
在古代戶籍或賦稅制度中,“小口”特指未達到成年年齡的人,常與“大口”(成年人)對應。例如:
文學作品中常用“小口”指代女性小巧精緻的嘴,帶有審美色彩。例如:
用于描述地理、器物等具體事物的開口特征:
現代用法可延伸為“小口地”(動作輕柔緩慢),如:
百惡半瞋半喜抱理杯酒交好便好道避第筆髓不容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才貌兩全陳留八俊傳湯大人家大詢鵝行發隱負罰榦用歸元骨牌凳紅稻皇妃會禀惛愦驚心褫魄九皐咎言空檔口號寬暇勞酒樂憂裡居隸僮龍具旅酬馬棚風覓誘牛牲配料豈肯缺月揉藍乳酪社稷神神形麝香缡市調十七八手風雙鬟順傾轉圓蜀相軍營蒐采肅機替班,替班兒土穰細流微密下房鹹嘴淡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