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未成年的人。《後漢書·東夷傳·高句骊》:“自今已後,不與縣官6*戰鬥而自以親附送生口者,皆與贖直,縑人四十匹,小口半之。”《元史·唐仁祖傳》:“昔籍之小口,今已大矣,可偕以大口給之。”《糊塗世界》卷九:“戶口查完,開了局子,照票支米,大口一升,小口半升。”
(2).小嘴巴。舊時常用來指美女的嘴。《鏡花緣》第十六回:“裡面有兩個女學生……面貌雖黑,但彎彎兩道朱眉,盈盈一雙秀目,再襯着萬縷青絲,櫻桃小口。”
(3).出入口之小者;容器口之小者;大水支流的入口。《初學記》卷六引《淮南子》:“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 晉 陶潛 《桃花源記》:“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南齊書·陸澄傳》:“ 竟陵王 子良 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将七八升。”
(4).指小口容器。 馮先銘 《從兩次調查長沙銅官窯所得到的幾點體會》:“ 朝鮮 出土的(壺)還有類似兩件,一件……柄下有‘ 鄭家 小口天下第一’八字。”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小口漢語 快速查詢。
“小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而異,主要包含以下四種解釋:
在古代戶籍或賦稅制度中,“小口”特指未達到成年年齡的人,常與“大口”(成年人)對應。例如:
文學作品中常用“小口”指代女性小巧精緻的嘴,帶有審美色彩。例如:
用于描述地理、器物等具體事物的開口特征:
現代用法可延伸為“小口地”(動作輕柔緩慢),如:
小口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可以指代嘴,是用來引申代表人的口腔、言語或口音。它也可以指人的口福、喜愛或品味等意義。此外,小口還可以表示一種小的尺寸或數量。
小口的部首是口,它由兩個單筆畫構成。
小口源于古代象形文字。原始的形狀是一個人的口。隨着漢字的發展,小口逐漸演變為現在的形态。
繁體字“小口”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在古代,小口的寫法有所不同,形狀更加生動,如“⺈”。
1. 她一直生活在山村,吃着小口的米飯。
2. 孩子們滔滔不絕地從小口說起了他們的學校生活。
大口、口水、飯口、唇口、入口、口罩、口才
口、嘴、嘴巴、口腔
大口、巨口、大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