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蒐采 ”。
||亦作“ 蒐採 ”。搜集。 清 葉廷琯 《吹網錄·石林燕語》:“ 乾隆 年,四庫舘臣蒐采考異,各附入《燕語》本條之下。” 姚椿 《南宋文範序》:“乃 元 明 以來,鮮克蒐採,間有述作,鬱而不彰,豈非人不足以任其事,道不足以綜其言與?” 蔡寅 《變雅樓三十年詩徵序》:“顧乃美不自炫,而獨蒐採三十年來人物之一鱗一爪,輯録成書,命曰《詩徵》。”
“蒐采”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史考據領域,強調系統性的資料收集與整理。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義演變或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宋書》《吹網錄》等原始資料。
蒐采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收集和采集。它通常用來表示搜集、捕獲或收集不同的事物或資源。
蒐采這個詞的部首是艸(草字頭部首)和木(木字旁部首),總共有11個筆畫。
蒐采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爾雅》這本古代漢語字典中。在繁體中,蒐采寫作「搜採」。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些不同,蒐采在古代的寫法為「搜取」或「捜採」。
1. 他喜歡到山上蒐采野花。
2. 小明經常蒐采有趣的石頭作為他的收藏品。
蒐集、蒐集品、蒐集家、蒐索、蒐集者
收集、采集、搜集、尋覓
散播、分散、散開、放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