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具的意思、龍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具的解釋

(1).指牛衣。《漢書·王章傳》“卧牛衣中” 唐 顔師古 注:“牛衣,編亂麻為之,即今俗呼為龍具者。” 王先謙 補注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牛衣,編草使暖,以被牛體,蓋簔衣之類。”後因稱蓑衣為龍具。 宋 謝邁 《喜雨》詩:“鋤犁不入土,龍具掛壁牆。”

(2).喻指簡陋粗糙的衣被。 唐 陸龜蒙 《襲美将以綠罽為贈因成四韻》:“病中祗自悲龍具,世上何人識羽袍。” 宋 陸遊 《自嘲》詩:“生涯破碎餘龍具,學問荒唐守《兔園》。” 清 錢謙益 《太仆寺少卿史弼妻李氏加封恭人制》:“指龍具以厲功名,長塗雲邁;問鷄鳴而資告誡,短檠相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龍具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複合詞,主要包含以下兩種釋義:

  1. 古代農具名稱

    指代一種用于覆土、平整田地的農具,形似木叉,常見于先秦文獻。《詩經·周頌·臣工》中“庤乃錢镈”的注解提及“龍具”為配套農具,用于翻土後的土地整理。這一用法體現了古代農耕文明對生産工具的細緻分類。

  2. 龍紋裝飾的馬具

    特指配有龍形紋飾的馬鞍、辔頭等裝備,象征尊貴地位。據《晉書·輿服志》記載,漢代帝王儀仗中“朱鬣龍具”為天子禦馬專用配飾。唐代詩人李賀《馬詩》中“龍具夜嘶風”亦以“龍具”代指戰馬披挂,凸顯威武意象。

該詞在不同語境下,既承載了農耕社會的實用功能,又映射出封建禮制中的等級觀念,是研究中國古代物質文化與禮儀制度的重要語料。

網絡擴展解釋

“龍具”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一、基本詞義

  1. 指牛衣
    龍具最初指代古代農民用亂麻、茅草等編織而成的簡陋覆蓋物,用于給牛禦寒保暖。這一用法在《漢書·王章傳》的注釋中已有記載,唐代顔師古解釋“牛衣”即為當時俗稱的“龍具”。

  2. 比喻簡陋的衣被
    在詩詞和文獻中,“龍具”常被用來形容粗糙破舊的衣物或被褥。例如唐代詩人陸龜蒙在詩中寫道:“病中祗自悲龍具”,即以龍具暗喻貧寒之狀。


二、曆史與文化背景


三、現代使用情況

如今“龍具”一詞已較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其含義仍保留曆史原意,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

“生涯破碎餘龍具”(陸遊《自嘲》)——以龍具比喻清貧生活。

建議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或古籍注釋獲取更詳細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謗詈抱蜀寶翫步虛殘吏長爵長辔遠馭塵刹赤壤出淺入深大林寺瘅暑大主考調利方員煩委沸天震地分支帳衮職含羞草懷仁懷袖黃羅帔幻異監攝薦羞簡制劫殺聚畜钜麗巨查靈标旅息馬杌眠輿南曲鳥聒盤費貧遊清泚三豹三反四覆散學散言碎語韶光淑氣沙瑤聲冤社區十史收當說的着酸狖陶猗術殄斃完本偉世洩恨喜賀心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