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具的意思、龍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具的解釋

(1).指牛衣。《漢書·王章傳》“卧牛衣中” 唐 顔師古 注:“牛衣,編亂麻為之,即今俗呼為龍具者。” 王先謙 補注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牛衣,編草使暖,以被牛體,蓋簔衣之類。”後因稱蓑衣為龍具。 宋 謝邁 《喜雨》詩:“鋤犁不入土,龍具掛壁牆。”

(2).喻指簡陋粗糙的衣被。 唐 陸龜蒙 《襲美将以綠罽為贈因成四韻》:“病中祗自悲龍具,世上何人識羽袍。” 宋 陸遊 《自嘲》詩:“生涯破碎餘龍具,學問荒唐守《兔園》。” 清 錢謙益 《太仆寺少卿史弼妻李氏加封恭人制》:“指龍具以厲功名,長塗雲邁;問鷄鳴而資告誡,短檠相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龍具”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一、基本詞義

  1. 指牛衣
    龍具最初指代古代農民用亂麻、茅草等編織而成的簡陋覆蓋物,用于給牛禦寒保暖。這一用法在《漢書·王章傳》的注釋中已有記載,唐代顔師古解釋“牛衣”即為當時俗稱的“龍具”。

  2. 比喻簡陋的衣被
    在詩詞和文獻中,“龍具”常被用來形容粗糙破舊的衣物或被褥。例如唐代詩人陸龜蒙在詩中寫道:“病中祗自悲龍具”,即以龍具暗喻貧寒之狀。


二、曆史與文化背景


三、現代使用情況

如今“龍具”一詞已較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其含義仍保留曆史原意,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

“生涯破碎餘龍具”(陸遊《自嘲》)——以龍具比喻清貧生活。

建議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或古籍注釋獲取更詳細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龍具》的意思

《龍具》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用來駕馭神龍的物品”。具有神秘、神聖的寓意。在古代神話傳說中,人們相信龍是龍王的座騎,能掌控天地事物,具有無比的力量和智慧。所以,龍具也就成為了與龍相關的器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龍具》這個詞的部首是龍字邊旁,“龍”是一個獨體字。而《龍具》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龍具》這個詞的來源不是非常清楚,但可以推測它可能源自古代祭祀龍王的儀式。在古代,龍具被用來輔助祭祀,用于傳遞人們的心意和祈願。在中國文化中,龍具被視為重要的象征物品,代表了權力、驅邪和吉祥。

至于繁體字,對于《龍具》這個詞,繁體字跟簡體字是一緻的,并沒有特别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因此《龍具》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也略有差别。不過具體的古代寫法并不明确,因為在古代對于字形并沒有統一的标準,每個時期和地區的寫法都有所不同。

例句

1. 他佩戴着龍具祈求風調雨順。

2. 這件龍具傳承了幾百年的曆史,寓意着永不磨滅的傳統。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龍具》相關的詞語有:

組詞:龍宮、龍翔、龍氣、具有等。

近義詞:龍帶、龍騎、龍辔,以及其他與駕馭龍相關的詞語。

反義詞:凡人之具、常人之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