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饷勞的意思、饷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饷勞的解釋

饋食慰勞。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一:“既歸館,餉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饷勞(xiǎng láo)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指以酒食等慰勞、犒賞,多用于軍事或勞動場景。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一、釋義與詞源

  1. 基本釋義

    “饷”指饋贈食物(《說文解字》:“饷,饟也”);“勞”意為慰勞(《周禮·夏官·司勳》:“稿勞”注:“以酒食勞之曰勞”)。合稱“饷勞”即通過提供飲食慰勞他人,體現物質犒賞與精神撫慰的雙重意義。

    例:《漢書·高帝紀》:“以牛肉饷勞士卒。”

  2. 語義演變

    • 饷:本義為送飯(《孟子·滕文公下》:“有童子以黍肉饷”),後引申為饋贈、軍糧(如“糧饷”)。
    • 勞:本指辛勤勞作(《說文》:“勞,劇也”),後衍生出“慰勞”義(如《史記·蕭相國世家》:“勞苦功高”)。

      二者結合後,特指以飲食犒賞辛勞者,常見于古籍對軍隊、勞役者的記載。


二、古籍用例與語境

  1. 軍事場景

    古代軍隊凱旋或戍邊時,統治者常“饷勞”将士以示嘉獎。

    例:《明史·戚繼光傳》:“繼光親饷勞邊卒,撫循備至。”

    (戚繼光親自犒勞邊防士兵,關懷備至。)

  2. 勞動場景

    用于慰勞從事體力勞動的民衆,如治水、築城等工程。

    例:《宋史·河渠志》:“役夫數萬,日給糧饷,複遣官饷勞。”

    (數萬民工每日領取糧饷,朝廷再派官員犒勞。)


三、近義詞辨析

詞彙 釋義 差異點
犒勞 以酒食財物慰勞(通用詞) 側重物質獎賞,古今通用
慰勞 言語或行動表示關懷 側重精神撫慰,不限于飲食
稿賞 賞賜財物(書面語) 強調賜予,多用于官方行為

關鍵區别:“饷勞”特指以飲食慰勞,且多用于曆史語境,現代漢語中已被“犒勞”“慰問”等替代。


四、學術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饷勞”為:“饋贈酒食以慰勞。”見第7卷第1286頁。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引《後漢書·臧宮傳》:“饷勞将士,恩寵隆渥。”

  3. 《王力古漢語字典》

    注:“饷”通“飨”,強調以食物款待。


“饷勞”作為古漢語複合詞,生動反映了古代社會通過物質關懷表達認可的禮儀文化。其語義集中于飲食犒賞,多用于曆史文獻描述軍事或大型勞役場景,現代漢語中逐漸被更通用的“犒勞”“慰問”取代。研究該詞需結合具體時代背景,以理解其社會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饷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xiǎng láo,其核心含義為饋食慰勞,即通過提供食物或物資來犒賞、慰勞他人。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詞義構成

    • “饷”:原指供給食物或薪金(如“軍饷”),引申為犒賞。
    • “勞”:指慰勞、犒勞,表達對他人辛勞的關懷。
      二者結合後,強調通過物質(如食物、酬金)表達對他人付出的認可。
  2. 古代用法
    多用于軍隊或官方場合,如《歸潛志》記載:“既歸館,餉勞”,描述用食物款待歸來的将士。


二、現代延伸

部分資料(如)提到現代語境下“饷勞”可擴展為對勞動者的物質或精神鼓勵,但此用法較少見,權威來源仍以傳統釋義為主。


三、常見混淆


四、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中描述犒賞軍隊。
  2. 現代可用于比喻對他人辛勞的關懷(需結合上下文)。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歸潛志》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鸧鸆側枝唱漏澈漠稱斤掂兩待報逮逮燈山雕采砥厲廉隅鬥蛙發科打诨方塊字方所飯顆山蝮蛇螫手﹐壯士解腕改過高師苟合缑嶺貫發集錄謹孚近台卷擄口輕舌薄闚觀淩煙閣流音祿鬼鹿縱緑浦眸瞯餒敗排他性抛除烹轘平至鉛坑戚貌清理群藝然藴火忍害人間世人民城郭上列上稅讪筋繕造試黜屬邦俗機孫業俗議痛談透漏為他人做嫁衣裳武帳小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