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淩煙閣。詳“ 淩煙閣 ”。
淩煙閣(或寫作“淩煙閣”)是唐代為表彰功臣而建的一座重要建築,其名稱中的“淩”與“淩”通用,均指向高聳、超越的含義。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這一曆史建築:
淩煙閣是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年)下令修建的功臣紀念閣,位于長安太極宮東北隅的三清殿旁。閣内繪制了二十四位開國功臣的真人大小畫像,由畫家閻立本創作,書法家褚遂良題字,唐太宗親自撰寫贊詞,成為唐代表彰功臣的最高榮譽象征。
淩煙閣在唐末戰亂中被毀,具體遺迹已不可考。但其曆史形象通過《二十四功臣圖》及相關文獻得以留存,成為研究唐代政治文化的重要載體。
注:關于“淩”與“淩”的寫法差異,現存史料多采用“淩煙閣”,可能因後世傳抄或簡化用字導緻異體字混用,但指向同一建築。
《淩煙閣》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高聳入雲的閣樓。它通常用來形容建築物在高處聳立,就如煙霧從下方流過一般。
《淩煙閣》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水(氵)和阝(阜)。其中水部表示與水相關,阝部則表示閣樓的意思。
根據漢字的筆畫數,拆分《淩煙閣》可以得到: 氵(3畫)+ 阝(8畫)+ 廠(2畫)。總共是13畫。
《淩煙閣》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如《紅樓夢》等。它常被用來形容宮殿、庭院或其他高聳的建築物,帶有一種莊嚴、壯麗的氛圍。
《淩煙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淩煙閣。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差異。《淩煙閣》的古時寫法為“淩煙閣”,其中“淩煙”表示高聳入雲的意思,“閣”表示樓閣。
1. 皇宮金碧輝煌,淩煙閣矗立其中。
2. 小說中描述的淩煙閣仿佛讓人置身于古代宮殿。
與《淩煙閣》相關的組詞有:
1. 淩煙: 高聳入雲
2. 煙霧:煙與霧的結合,常用來形容境況。
3. 閣樓:高層的房間或樓閣。
4. 硬朗:形容建築物高大而堅固。
5. 壯麗:形容建築物宏偉、壯觀。
與《淩煙閣》意思相近的詞有:
1. 雲台:指高聳入雲的台階或閣樓。
2. 宏偉:形容建築物宏大、壯麗。
3. 輝煌:形容建築物富麗堂皇。
與《晚霞》意思相反的詞有:
1. 窪地:低窪的地勢,相對于高聳的閣樓。
2. 平房:一層或幾層樓的房屋,相對于高樓建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