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唱漏的意思、唱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唱漏的解釋

報更。 唐 溫庭筠 《曉仙謠》:“綺閣空傳唱漏聲,網軒未辨淩雲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唱漏”是古代漢語中與計時相關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漏壺報時制度傳遞時間信息的行為。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詞義構成

    “唱”指高聲報時,“漏”即漏壺(銅壺滴漏),是中國古代利用水位變化計時的儀器。二字組合後,特指夜間更夫根據漏壺刻度變化,以唱報方式向公衆傳遞時辰信息的行為。

  2. 曆史實踐

    該制度盛行于宋元時期,《宋史·輿服志》記載“夜漏未盡,司辰唱漏”,說明官方設有專職人員負責漏刻報時。明代《天工開物》詳細記載了更夫“依漏唱籌”的工作流程,每更分為五點,通過擊柝與唱詞配合傳遞時間。

  3. 文化意象

    在文學作品中常作為時間流轉的象征,如元代馬緻遠散曲“銅壺玉漏催凄切,夜夜唱殘星鬥斜”,通過“唱漏”意象營造更深夜寂的意境。該詞現已退出日常使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與古典文學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唱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唱漏(chàng lòu)指古代通過漏壺(計時工具)報更的行為。其中:

文獻例證

唐代詩人溫庭筠在《曉仙謠》中寫道:“綺閣空傳唱漏聲,網軒未辨淩雲字。” 描述了宮廷中通過漏壺報更的情景,強調時間流逝與環境的靜谧。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宮廷或貴族府邸中,專人根據漏壺滴水聲報時的制度,常見于詩詞或曆史文獻中。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漏”的計時原理或相關詩詞背景,可參考曆史類文獻或古代科技史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雲亭不倫彩絲系虎操兵忏舌楚辭體寸進尺退大康道封丁香竹鬥品端端正正堵口多物二流反服蜂識莺猜分物挂一鈎子固态還香願晃蕩黃粱一夢兼利漸漬膠漆契賈息解甲休士敬思今王金翼汲援簾鈎林栖禮儀鸾鹄論工芒昧麪粉面團團磨捋年青囓镞霈洽破冢書千歲一時石頭人實戰送臘鐵輪撥同恩生望中襪筒危險品緼縷無聲無息陷怼蝦子恓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