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鸧鸆的意思、鸧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鸧鸆的解釋

傳說中的九頭鳥。 清 李元 《蠕範·物名》:“﹝鶬鸆﹞九頭鳥也。狀如鵂鶹。赤色,足長,尾散,聲哀如刀車鳴,身員如箕,晝盲夜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鸧鸆(cāng yú)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釋義可綜合古代文獻及權威辭書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鸧鸆指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鳥類,具體形态特征不詳,多見于神話或詩文記載。


二、文獻考據與書證

  1. 《山海經》異獸說

    部分注家認為鸧鸆與《山海經》所載異鳥相關,如《西山經》提及“其狀如鸮”的鳥類,或為神話化形象。

  2. 《楚辭》中的文學意象

    屈原《九章·悲回風》有“鸧鹒喈喈”之句,雖未直接使用“鸧鸆”,但後世注疏或将其關聯為同類鳥鳴意象的變體。

  3. 唐宋詩文的隱喻運用

    唐代李商隱詩作曾以鸧鸆喻指飄零之态,如“鸧鸆夜啼秋竹冷”,借鳥聲渲染孤寂氛圍(《全唐詩》卷五三九)。


三、現代辭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記載:

鸧鸆:古鳥名。一說即鸧鹒,黃鹂;一說為鸜鸆類,形似八哥。多用于詩文典故,具體所指尚無定論。

《辭源》亦注:“鸧鸆,鳥名,見《集韻》。或作倉庚、鸧鶊之異稱。”


四、語言學考辨


五、文化象征意義

在傳統文學中,鸧鸆常被賦予兩類意象:

  1. 哀婉之音:因傳說其夜鳴凄切,多喻離愁别緒(如宋代《樂府補題》)。
  2. 吉兇之兆:部分方志視其出現為災異征兆(見《太平禦覽·羽族部》引《淮南子》佚文)。

參考資料

  1. 袁珂《山海經校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
  2. 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
  3. 彭定求《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
  4.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5. 李昉《太平禦覽》,中華書局,1960 影印本.

注:因“鸧鸆”屬生僻詞,現代生物學無對應物種,釋義以古籍記載及辭書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鸧鸆”一詞的詳細解釋,目前通過公開檢索渠道未找到直接相關的權威釋義。根據漢字構詞規律推測:

  1. 字形分析
    “鸧”和“鸆”均為鳥部漢字,可能指代某種鳥類。例如:

    • “鸧”在《說文解字》中本指鸧鹒(黃鹂鳥);
    • “鸆”在《康熙字典》中注為“水鳥名”。
  2. 使用建議
    該詞可能屬于古代文獻中的生僻詞或異體字組合。若需準确釋義,建議:

    • 核查《漢語大字典》《故訓彙纂》等專業辭書
    • 提供具體出處(如詩句、典籍原文)
    • 确認是否為“鸧鹒”“鸲鹆”等常見詞的筆誤

注:當前搜索結果中的“昋”“儦儦”等詞與提問無直接關聯,已作篩除處理。

别人正在浏覽...

懊侬曲暴桀匾打側卓賓爵掣籤笞決除邪懲惡等事都布笃義泛濫成災荴露改悟幹端坤倪感忾寒郊和铎紅燈照後頭回疆回隱混齊活龍鮮健呼嘯簡蔔檢察員急煩繼古開今激力金戈兢惶計窮空教髺髮倰僜聯聯嶺腹靈錢六纛留髠梨渦摩乾軋坤慕樂你唱我和驽材繁冠普乃青道青茁酋領善化釋提桓因首序説嘴死氣沉沉糖舌蜜口瓦楞子狎從夏課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