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物的意思、五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物的解釋

(1).指五種地形上的物産。《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皁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澤,其動物宜鱗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動物宜羽物,其植物覈物,其民專而長。四曰墳衍,其動物宜介物,其植物莢物,其民晳而瘠。五曰原隰,其動物宜臝物,其植物宜叢物,其民豐肉而庳。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

(2).猶言五事。《周禮·地官·鄉大夫》:“以鄉射之禮五物詢衆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興舞。” 賈公彥 疏:“物,事也。”

(3).五行。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九徵》:“其在體也,木骨、金筋、火氣、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參見“ 五行 ”。

(4).指金、銀、龜、貝、布五種貨币。《漢書·食貨志下》:“凡寳貨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5).五色,五種顔色。《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兇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漢 鄭玄 注:“物,色也。視日旁雲氣之色降下也,知水旱所下之國。 鄭司農 雲:以二至二分觀雲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故曰凡此五物,以詔救政。” 宋 蘇轼 《賀年啟》:“效五物以觀雲,鹹知歲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物”一詞在古籍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文獻語境,主要包含以下五類:

  1. 五種地形物産
    源自《周禮·地官·大司徒》,根據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五種地形,劃分對應的動植物及居民特征。例如山林産毛皮動物和皂角類植物,川澤産鱗甲類動物和蓮芡類植物。

  2. 五類禮儀事項
    指古代鄉射禮中的“五事”,即和(儀态和睦)、容(儀容端正)、主皮(射箭中靶)、和容(配合樂舞)、興舞(舞蹈表現),用于選拔人才。

  3. 五行對應的人體象征
    三國時期劉劭《人物志》提出,五行(木、金、火、土、水)對應人體特征:木為骨、金為筋、火為氣、土為肌、水為血,體現自然與人的關聯。

  4. 五種貨币類型
    古代貨币體系中的金、銀、龜甲、貝殼、布帛,曾作為流通等價物。

  5. 五色象征
    指青、赤、黃、白、黑五種顔色,常用于禮儀或方位标識。

以上解釋綜合了《周禮》、漢典及人物志等文獻,不同語境下需具體分析。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原文或相關曆史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五物》

《五物》是一個成語,指的是五種物品或實物。它用來表示具有特定意義或象征意義的五個物體。這個成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比較常見,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物》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亅)和“⺌”(示),總共有七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五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中對物品的分類和重要性的理解。而在繁體字中,可以寫成「伍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差異。《五物》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仍然是由拆分部首和筆畫組成。

例句

1. 《五物》國家禮器中的一種是璧。 2. 在這個儀式上,他們展示了《五物》:書冊、劍、缣帛、玉器和琴。 3. 中國古代宮廷中的《五物》是皇冠、權杖、禦文、禦馬和車輛。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五物歸元、五物成例、五物成套 近義詞:五品、五類、五樣 反義詞:缺物、無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