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蒙受惡名。《後漢書·梁節王暢傳》:“上念以負先帝而令陛下為臣收污天下,誠無氣以息,筋骨不相連。” 李賢 注:“污,惡也。天下以帝赦王為惡,故言收惡天下也。”
“收污”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區分:
古籍中的原意(蒙受惡名)
源自《後漢書·梁節王暢傳》,指因過失導緻君主或他人背負惡名。例如漢章帝赦免梁王時,李賢注釋“收污天下”意為“使皇帝因赦免罪人而被天下視為惡行”。此處“污”通“惡”,強調名譽受損。
現代引申的成語用法(淨化心靈)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收汙”,意為通過自我反省清除不良影響,使心靈純淨。例如用于形容摒棄惡習、追求道德提升的場景,帶有修身養性的含義。
注意:第二種解釋缺乏廣泛文獻佐證,可能屬現代衍生義。若用于學術或古文解讀,建議優先參考《後漢書》等原始文獻的釋義。
收污(shōu wū)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拆分部首是「氵」和「無」,其中「氵」是水的象形字,表示與水有關;「無」是一個單獨的漢字,表示無、沒有。
收污的各個筆畫分别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是:撇、捺、橫、豎、撇、捺。
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模糊。在《說文解字》中沒有記載該字的解釋,說明它的使用可能是後來的産物。
「收污」也有其繁體字形式「收汙」,繁體與簡體寫法相似,隻是字形稍有不同。
在古代,「收污」一詞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代漢字寫法中,「收污」差不多有七種寫法,但具體内容現已無法考證。
以下是一些使用「收污」的例句:
1. 政府加大力度,加強環境保護,努力收污。
2. 城市的污水處理廠每天都會收污并進行處理。
3. 這家公司專門從各個工廠收污,并進行再利用。
一些與「收污」有關的組詞包括:
- 污染:污染環境,使其變髒或不清潔。
- 污水:指受到污染的水,多指排放的廢水。
- 污垢:指物體表面附着的污穢、髒物。
- 收集:把分散的、零散的東西聚集在一起。
- 處理:對事物進行處理、加工,使其得到改變或解決。
與「收污」近義的詞語有「清潔」、「淨化」等,它們表示使事物變得幹淨、清潔。
「收污」的反義詞是「排污」,表示将污物排放或清除出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