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hinese incense cedar]∶原産中國的一種松科喬木
(2) [incense cedar]∶翠柏屬的各種植物的統稱
翠柏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指柏樹的一種常綠喬木,學名Calocedrus macrolepis,屬柏科。其枝葉濃密,樹冠呈塔形,鱗葉呈翠綠色,故得名“翠柏”。主要分布于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是常見的園林綠化與造林樹種。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232頁。
因柏樹四季常青、耐寒抗旱,在傳統文化中象征堅韌不拔與長壽,常見于詩詞、繪畫。如《論語·子罕》以“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喻君子品格。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9卷,第1083頁。
古典文學中常以“翠柏”泛指蒼翠的山林或幽靜之境,如王維《過香積寺》中“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意境延伸。
來源:《全唐詩鑒賞辭典》第5卷。
定義翠柏為“柏科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葉鱗形,交互對生,球果長橢圓形”,強調其植物學特征。
明确其分類地位、形态描述及分布範圍,指出其木材耐腐,為建築良材。
綜合說明:
“翠柏”兼具植物學實體與文學意象雙重含義,既指特定樹種,亦承載傳統文化中的精神象征。其釋義需結合科學定義與文化語境,方得全面。
“翠柏”一詞的含義可從植物學特征、分布及文化寓意等方面綜合解析:
翠柏(學名:Calocedrus macrolepis)是柏科翠柏屬的常綠喬木,樹高可達35米,胸徑1.2米,樹皮呈紅褐色或灰褐色。其鱗葉枝上的葉片排列緊密,中央鱗葉扁平,兩側葉片對折,先端尖銳。該物種屬于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瀕危等級為易危(VU)。
主要分布于中國雲南昆明、思茅等地,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常形成小面積純林或與其他樹種混生,部分為人工林。
翠柏因樹形優美、葉色蒼翠,被廣泛用于園林綠化和盆景制作,其木質堅硬,亦是優質的建築材料。
提示:若需了解更詳細的分類特征或保護措施,可參考植物學權威資料(如、3、6)。
白黑分明薄瘠把翫俾倪避世金馬博士祭酒草室測恩蹭踏創辦除穢布新從宦黨碑鬥回萼片番人犯私墳場風承奉迓覆瓿攻鼓卦辭鬼謠谷簾歡楚壺裡乾坤火稻簡勘尖耍嫁裝嵥豎進壽輯着口炎诳謼寬留來胤浪擲妙意南虢南齊蒱睃摸索喬梓其内青籠蚑蠕散髻梢梢世雠霜照屬命順迎歲報外隸汙道無機肥料忤頭忤腦香芹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