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烏署的意思、烏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烏署的解釋

古代禦史台的别稱。 唐中宗 《授楊再思檢校左台大夫制》:“佇因獻替,兼肅權豪。宜分務於鸞扃,俾效能於烏署。” 清 梁章鉅 《稱謂錄·都察院》:“ 唐中宗 制烏臺峻秩。又雲‘俾效能於烏署。’”參見“ 烏府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烏署"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淵源的特殊稱謂,其核心含義指古代禦史台的别稱。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文獻,因禦史官署内多植柏樹,常有烏鴉栖息築巢,故以"烏"代稱其機構。這一命名方式體現了中國古代"以物喻事"的語言特色,例如《通典·職官六》中記載:"禦史台,漢謂之蘭台,亦曰烏台",側面印證了該機構與烏鴉的關聯性。

從構詞法分析,"署"指辦理公務的機關,《說文解字》釋為"部署,有所網屬",強調其行政職能屬性。而"烏"作為修飾語,既包含烏鴉栖居的自然特征,又暗含監察官員"黑衣肅穆"的服飾特點,《唐六典》載"禦史冠獬豸,服青绶",其深色官服與烏鴉羽色形成意象關聯。

在文學作品中,該詞常見于描述監察制度的詩文,如宋代梅堯臣《聞臨淄公薨》中"霜落烏署寒,月照金波冷"之句,即以"烏署"代指禦史機構,營造肅穆氛圍。現代《辭源》修訂本将其列為曆史官制術語,特指唐至明清時期的監察機構。

網絡擴展解釋

“烏署”是古代對禦史台的别稱,主要用于文獻記載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該詞由“烏”(烏鴉)和“署”(官署)組成,代指禦史台。禦史台是中國古代監察機構,負責彈劾、糾察官員,類似現代的監察部門。

  2. 曆史淵源

    • 漢代禦史府中多植柏樹,常有烏鴉栖息,故稱“烏府”或“柏台”。
    • 唐代逐漸衍生出“烏署”“烏台”等稱謂,如唐中宗《授楊再思檢校左台大夫制》中明确提到“烏署”。
  3. 文獻例證
    清代梁章钜《稱謂錄·都察院》記載:“唐中宗制烏台峻秩,又雲‘俾效能於烏署’”,進一步佐證了這一用法。

  4. 關聯詞彙
    類似稱謂還有“烏台”“柏台”“憲台”等,均指向禦史台的職能或建築特征。

總結來看,“烏署”是唐代對禦史台的雅稱,其命名與禦史台的曆史環境及職能密切相關,常見于官方文書及史籍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報君知寶惜被蓋冰甃弼針裁心镂舌慘事璀粲低隘東跑西颠斷鸢犢牛飛容風風雅雅符賞古詩十九首橫刀紅炸檢卷積牒京控進退可否酒鬼久慕居下讪上開取課式勞教亮盒子搖柳下惠馬迹蛛絲命屦女娘切促切免輕動請旨泉源圈閲曲頤賽色三定三老四嚴三笠辭三鬣松三鳝失口試陣水土鼠舞隨波逐流燧皇俗喧謄黃頭上著頭托葬婉嫕武會試綫道小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