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免的意思、切免的詳細解釋
切免的解釋
斥免。《後漢書·陳忠傳》:“時三府任輕,機事專委尚書,而災眚變咎,輒切免公台。”
詞語分解
- 切的解釋 切 ē 用刀從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義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為在業務、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長處,糾正缺點,如“切切琢磨”)。 切 è 密合,貼近:切當(刵 )。切膚(切身)。切己。親
- 免的解釋 免 ǎ 去掉,除掉:免除。免稅。免費。免官。免檢。罷免。豁免。 不被某種事物所涉及:避免。免疫。免不了。在所難免。 不可,不要:閑人免進。 古同“勉”,勉勵。 古同“娩”,分娩。 任 筆畫數:; 部
專業解析
"切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可作兩種解釋:
一、作為動詞短語:急切地請求免除(責任、職務或懲罰)
指當事人因某種原因(如自認能力不足、處境艱難或避嫌)而迫切懇求上級解除其職務或赦免其過失。
典籍例證:
- 《後漢書·郭陳列傳》記載官員因災異自劾時“切免”職務,體現自責避位之意。
- 《宋書·禮志》載大臣因疾病“切免朝請”,指懇切請求免除參與朝會的職責。
二、作為複合詞:嚴厲譴責并罷免
“切”含“切責、嚴正”之義,“免”指罷黜,合指因過失遭嚴厲批評後被解除職務。
典籍例證:
《資治通鑒·唐紀》記監察禦史因渎職被“切免”,強調朝廷對失職者的嚴肅處置。
補充說明
- 單字溯源:
- “切”本義為“用刀分割”,引申為“急切、懇切”(《說文解字》:切,刌也);
- “免”意為“脫去、解除”(《說文解字》:免,脫也)。
- 使用範圍: 多見于漢唐史書與奏議文書,屬正式公文用語,現代漢語已被“懇請辭任”“革職查辦”等替代。
參考文獻來源: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後漢書》《宋書》《資治通鑒》原文;
- 許慎《說文解字》對“切”“免”的釋義;
- 王力《古漢語字典》對複合詞的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切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含義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拼音:qiē miǎn()。
- 核心意義:指“斥免”,即通過責備、批評的方式免除某人的職務或責任。例如《後漢書·陳忠傳》中提到“災眚變咎,辄切免公台”,意為因災異現象問責并罷免官員。
2.結構解析
- 單字拆分:
- 切:在古漢語中可表“嚴厲責備”(如“切責”),亦有“切斷”之意。
- 免:指免除、罷黜(如“免職”)。
- 組合後強調通過問責實現罷免。
3.古籍用例
- 出自《後漢書·陳忠傳》:“時三府任輕,機事專委尚書,而災眚變咎,辄切免公台。”此處描述因天象異常歸咎官員并罷免的史實。
4.現代延伸
-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切斷聯繫,避免接觸”,但此釋義未見于古籍,可能是基于字面的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5.注意事項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若需引用,建議優先參考《後漢書》等經典出處。
如需進一步探讨古漢語詞彙的演變,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暗經柏舉百順千隨跸禦不郎鼓菜籽油藏舟殘妝陳冤痤疿大初登臣點句帝運鬥雪紅短忽翻來覆去匪患沸躍飛越鳳箫鸾管疳積感事公司破産光鮮河關黃序回汀尖劈金鈎雞睨進軍廑念急騎稽滞勒戒理生茫然耄倪毛錐子馬屠秘密密谂莫敢誰何遷雲囚首人叢三十二相善閉無關楗霜椑戍備束拘送字樣子天申節挺挺銅琶鐵闆無寄現代漢語詞典最新闆席卷新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