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橫刀的意思、橫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橫刀的解釋

(1).橫陳佩刀。《三國志·魏志·袁紹傳》:“ 卓 曰:‘ 劉氏 種不足遺。’ 紹 不應,橫刀長揖而去。”

(2).表示英勇無所畏懼。 清 譚嗣同 《獄中題壁》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 昆侖 。”

(3).兵器,一種佩刀。《新唐書·王及善傳》:“爾佩大橫刀在朕側,亦知此官之貴乎?”《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二十年》:“上( 唐太宗 )嘗幸 未央宮 ,辟仗已過,忽於草中見一人帶橫刀。” 胡三省 注:“橫刀者,用皮襻帶之刀,橫於掖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橫刀”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字面含義與曆史背景

  1. 橫陳佩刀
    指佩刀橫向懸挂或放置的狀态,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三國志》記載袁紹“橫刀長揖而去”,體現禮儀或動作描寫。

  2. 隋唐時期的兵器
    橫刀是唐代“四制刀”之一(另為儀刀、鄣刀、陌刀),屬軍隊制式裝備。其特點包括:

    • 形制:由漢朝環首刀改進而來,去環首、加長刀柄,可雙手持握。
    • 工藝:采用包鋼法鍛造,兼具硬度和韌性。
    • 佩戴方式:用皮襻帶橫向懸挂于腋下。

二、象征意義

表示英勇無畏的氣概,典型例子為譚嗣同詩句“我自橫刀向天笑”,此處“橫刀”借武器意象表達視死如歸的精神。

三、文學與曆史中的用例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代文獻、兵器考據及文學象征,如需進一步了解形制演變或具體史料,可參考《唐六典》《資治通鑒》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橫刀

橫刀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是“橫”,拆分部首是“木”和“黃”,筆畫數為15。第二個字是“刀”,拆分部首是“刀”,筆畫數為2。

來源

《橫刀》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橫刀斷鬼獄,縱火燒天宮。”意為揮舞刀劍,犯罪殺人。後來成為漢語中表示擅自使用武力、殺戮他人的意象。

繁體

《橫刀》在繁體中文中寫作「橫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橫刀》可以寫成「橫刀」。

例句

1. 他手持橫刀,勇猛地沖向敵人。

2. 這個城市的黑暗勢力橫刀立馬,讓人民生活陷入恐懼之中。

組詞

1. 橫行霸道 - 形容行為嚣張跋扈、蠻橫無理。

2. 刀光劍影 - 比喻戰争、鬥争中發生的慘烈場面。

近義詞

1. 揮刀 - 揮舞着刀劍。

2. 兇狠 - 形容殘忍兇惡。

反義詞

1. 拳拳為民 - 心系百姓,關懷人民。

2. 守法 - 遵守法律、守規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