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縮略語。“三老”指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四嚴”指幹革命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态度,嚴明的紀律。最初由會戰于 大慶油田 的人所提出。 李季 《周總理啊,大慶兒女想念你》:“‘三老四嚴’高标準,總理最喜歡 毛6*主6*席 的好工人。” 劉白羽 《石油英雄之歌》:“在 華北 會戰中嚴格地堅持了‘三老四嚴’精神和崗位責任制。”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三老四嚴漢語 快速查詢。
“三老四嚴”是中國石油工業發展曆程中形成的重要精神理念,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大慶油田會戰時期,是大慶精神的核心組成部分。具體含義如下:
三老
四嚴
適用于強調責任意識、團隊協作和規範管理的領域,如企業文化建設、安全生産管理、職業道德培訓等。例如,大慶油田通過“三老四嚴”精神保障了油田高效開發,并成為全國工業學習的标杆。
《三老四嚴》是指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要求自己做到三個老實、四個嚴格。其中,三老指的是老實守信、老實為人、老實做事;四嚴指的是嚴格紀律、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格自律。這一詞語強調了個人責任與約束,在社會、組織和個人層面上都有重要意義。
《三老四嚴》的組成部分為“三”、“老”、“四”和“嚴”。其中,“三”是指“人”字旁,“老”是指“老”字旁,“四”是指“口”字旁,“嚴”是指“丨”字旁。根據漢字的基本筆畫規則,“三”、“老”和“四”分别有三、五和四個筆畫,“嚴”有兩個筆畫。
《三老四嚴》這一詞語最早來自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以來的幹部和黨員教育,是培養廉潔奉公、勤政務實的作風的一種具體要求。它強調了對幹部和黨員的工作紀律和道德規範的嚴格要求,旨在構建廉潔政治、清正廉潔的政治生态。
《三老四嚴》的繁體字為「三老四嚴」。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常常有變化。以《三老四嚴》為例,可以寫成「三姥四嚴」。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也有所記錄。
1. 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時刻牢記《三老四嚴》的要求,嚴格遵守黨的規章制度。
2. 作為領導幹部,必須要有《三老四嚴》的作風,嚴肅對待工作,嚴格要求自己。
與《三老四嚴》相關的組詞有: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四個力量、嚴密防範、不苟言笑、嚴防死守等。
《三老四嚴》的近義詞有:守望相助、鞠躬盡瘁、戒慎恐懼。
《三老四嚴》的反義詞有:不思進取、違法亂紀、漫不經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