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太子、母弟、貴寵公子、公孫、累世正卿等五種人。《左傳·昭公十一年》:“臣聞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 孔穎達 疏引 賈逵 雲:“五大,謂太子、母弟、貴寵公子、公孫、累世正卿也。”《晉書·李特載記》:“《傳》雲‘五大不在邊’,将軍起兵始爾,便遣 李庠 握強兵於外,愚竊惑焉。”
(2).指知、武、工、商、農。《逸周書·文酌》:“五大:一大知,率謀;二大武,劍勇;三大工,賦事;四大商,行賄;五大農,假貸。”
(3).佛教稱地、水、火、風之四大與空大為五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6*解·寶亮》:“二施等於前,五火陳於後。” 唐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五大者,謂地、水、火、風、空。” 章炳麟 《無神論》:“凡雲幻有者,固與絶無有别,若意識為幻有,五大亦屬幻有。”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五大漢語 快速查詢。
“五大”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權貴群體代稱
指太子、母弟、貴寵公子、公孫、累世正卿五種身份顯赫的人,出自《左傳·昭公十一年》。古代認為這五類人不應駐守邊疆,以免權力失衡。
社會職能分類
在《逸周書》中代表五個社會職能領域:知(謀略)、武(軍事)、工(手工業)、商(貿易)、農(農業)。
佛教将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元素稱為“五大”,包括地、水、火、風、空,其中“空”為第五大,強調萬物皆空性。
教育領域
指電視大學、業餘大學、職工大學、夜大學、函授大學的合稱(多見于低權威性資料)。
民間俗語
俗語中“五大三粗”指體型特征:“五大”為頭、雙手、雙腳大;“三粗”為腿、腰、脖子粗。
作為成語時,“五大”可泛指某一領域内最重要的五個事物或組織,例如“五大聯賽”“五大銀行”。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宗教、現代教育及民間說法,具體語境需結合實際情況判斷。
「五大」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
「五大」的拆分部首是「二」(貳),拆分筆畫為「4+4」。
「五大」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在佛教中,“五大”指的是地、水、火、風、空。這是佛教解釋人體構成的五個基本元素。此外,也可以指五個國家、五個洲際等。
「五大」的繁體字為「五大」。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五大」并沒有明确的古代寫法。
1. 佛教教義中,人的身體由「五大」構成。
2. 他們五個代表了不同的「五大」國家。
五大洲、五大湖、五大洋、五大行星、五大奇迹。
五個、五項、五個大的。
無五大、非五大、其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