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讨的意思、天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讨的解釋

上天的懲治。《書·臯陶谟》:“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後以王師征伐為“天讨”,意謂禀承天意而行。《後漢書·光武帝紀贊》:“神旌乃顧,遞行天讨。” 唐 楊炯 《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 魯 伯禽 始得征伐, 周穆王 遂行天讨。”《封神演義》第六七回:“今大王行弔民伐罪之師,正代天以彰天讨,救民于水火。” 清 陳夢雷 《題甯海将軍白沙受降圖》詩:“天讨原無敵,王師自有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天讨”是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天讨”指上天的懲治,源自《尚書·臯陶谟》中“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的記載。古代認為天象或自然規律與人類行為相關,惡行會招緻天降懲罰,如《後漢書》中“遞行天讨”即指代順應天意的征伐行動。

二、内涵演變

  1. 宗教與倫理色彩
    最初與“天命”思想關聯,體現“天人感應”觀念,認為統治者征伐是執行天意(如《封神演義》中“代天以彰天讨”)。
  2. 引申為正義的裁決
    後泛指對惡行的譴責,如現代用法中可比喻社會對不義行為的集體聲讨。

三、用法示例

四、争議與補充

部分文獻(如)提到“天讨”可指自然災害,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引申或文學化表達。主流解釋仍以《尚書》及史書注解為準。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語義分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天讨》的意思

《天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上天為衆生讨還其應有的正義與公道。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天讨》的部首是“⻖(阝)”和“⼈”,共計7畫。

來源和繁體字

《天讨》一詞是由現代人創造,目前并未有相關的古籍和古代文獻證明其來源。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天討」。

古時候漢字寫法

由于《天讨》是一個現代創造的詞語,因此在古代并不存在該詞的寫法。

例句

1. 那個壞人終于得到了天讨,遭受了應有的懲罰。

2. 蒼天會為正義而遣出天讨之力。

組詞

1. 天道:指上天的法則和規定。

2. 讨伐:指為了懲罰或打擊罪惡而進行軍事行動或行動。

近義詞

1. 天罰:指天神對犯下惡行的人進行懲罰。

2. 天義:指天地間的正義。

反義詞

1. 地府:指冥界或陰間的居住地。

2. 人間:指凡人世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