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uneral] 喪事
(1).禀告公務;陳說事情。《三國志·魏志·董卓傳》“睚眦之隙必報,人不自保” 裴松之 注引 漢 王粲 《英雄記》:“ 卓 欲震威,侍禦史 擾龍宗 詣 卓 白事,不解劍,立撾殺之。” 宋 洪邁 《夷堅乙志·葛師夔》:“ 葛師夔 為 洪州 武寧 簿,入府白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自僚屬白事外,賓客殊稀。”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三章:“即在平人,有所白事,長官踞座,立不得與,呵叱睨詰,惟其戲詈。”
(2).舊時文書的一種。猶報告。《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此言之誠,有如 大江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近得守将 周泰 、 全琮 等白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王東亭 到 桓公 吏,既伏閣下, 桓 令人竊取其白事。 東亭 即於閣下更作,無復向(同)一字。”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上》:“奏之為言進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書,於公府曰奏記,於郡将曰奏牋,其他為白事,平行往復通曰書。 後漢 以下,品益多矣。”
(3).古代掌傳遞文書的官。《三國志·吳志·孫策傳》:“諸将復連名通白事陳乞之。” 裴松之 注引 虞溥 《江表傳》:“白事,官名,掌傳遞文書之官。”
(4).喪事。《紅樓夢》第六6*四回:“我見你帶的扇套,還是那年東府裡 蓉大6*奶奶 的事情上做的;那個青東西,除族中或親友家夏天有白事,才帶的着。”《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他爺兒倆這幾天天天進山裡,幫人家辦白事,明日伴宿,後日出殯。” 梁斌 《紅旗譜》二三:“﹝ 朱老忠 ﹞等把白事辦完,身上又覺得痠軟起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白事漢語 快速查詢。
“白事”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其核心意義及用法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喪葬流程或古漢語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地方民俗文獻。
白事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葬禮、喪事。這個詞可以拆分為白(白日)和事(事情)兩個部分。
白事的部首是白字的白部,它通常出現在漢字的左邊。根據漢字典的統計,白事總共有12畫。
白事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表示服喪的習俗。在古代,親人去世後,家屬要穿白色的衣服,來表達對去世親人的哀悼之情。後來,白事逐漸成為指代葬禮和喪事的代詞。
在繁體字中,白事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不會有變化。
古代漢字中,白事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體。具體變體寫法需要參考古代古籍和碑刻。
1. 他去參加了一個白事,表達對去世朋友的哀悼之情。
2.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白事被視為一種莊重和嚴肅的儀式。
白事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許多相關詞彙,例如:
1. 白紙(表示沒有寫字或印刷的紙張)
2. 事事如意(表示希望每件事情都能如願以償)
白事的近義詞可以是葬禮、喪禮等,它們都指代同樣的概念。而白事的反義詞可以是喜事、慶典等,它們代表着歡樂和慶祝的場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