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甕罂的意思、甕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甕罂的解釋

陶制容器,口小腹大。《方言》第五:“自 關 而東, 趙 魏 之郊謂之甕,或謂之罌。” 明 袁宏道 《廣莊·德充符》:“ 楚 俗尚鬼,其緻鬼之物不一,推之皆有至理……甕罌之鬼,聲如歌曲,所附者腰大而嚥細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甕罂是中國古代文獻中常見的兩種陶制容器合稱,其核心語義特征體現在形制與功能層面。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甕"特指腹大頸短的陶器,主要用于儲水或腌漬食物;"罂"則指小口大腹的長頸陶罐,多用于盛酒或谷物。二者雖同為陶制容器,但存在三點差異:

  1. 結構差異:《說文解字注》載"甕似罂而頸短",說明甕的頸部明顯短于罂;
  2. 容量差異:《墨子·備城門》記載"百步一井,井十甕",顯示甕的容量大于罂;
  3. 用途差異:《齊民要術》釀酒篇詳述"罂貯清酒,甕藏濁醴",表明罂多用于液态物質精細貯藏。

在考古實證層面,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硬陶四系罂"與磁州窯遺址的"白釉黑花甕"實物,印證了二者在燒制工藝上的傳承發展。文化意象方面,李白《襄陽歌》"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麹便築糟丘台"中,甕罂作為酒文化載體,已成為詩意表達的經典意象。

該詞彙的現代語義延伸可見于"請君入甕"等成語,以及中醫藥典籍中"藥罂"等專業術語。古文字學家王國維在《觀堂集林》中特别指出:"甕罂之辨,實關三代禮器制度",強調其在古代禮制研究中的重要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甕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兩類解釋:

一、作為成語(讀音:wèng yī)

  1. 基本含義
    比喻兩個事物在大小、精緻度等方面差距懸殊,不相稱或不相配。例如形容人的能力與職位不匹配,或物品質量與價值不符。

  2. 來源與用法

    • “甕”指粗糙的大容器,“罂”是精緻的小容器,兩者對比形成鮮明反差。
    • 使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強調事物間的極端差異。如:“他雖有才華,但在這份工作中猶如甕罂,難以施展。”

二、作為普通名詞(讀音:wèng yīng)

  1. 字面含義
    泛指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常見于古代文獻,如《方言》記載“自關而東,趙魏之郊謂之甕,或謂之罂”。

  2. 擴展解釋

    • 在晉代葛洪的《抱樸子》中,以“甕罂”比喻不同材質的器物特性,如“銅鐵之利鈍,罋罌之邪正”。
    • 明代袁宏道曾描述甕罂與民俗的關系,如“甕罂之鬼,聲如歌曲”。

别人正在浏覽...

跋勅裨裨捕殺倉獄草莓掣獲垂式從令如流大房大渾頓足不前多壽反駁負戴恭儉诟恥關原豪武皇鑒隳廢擊鼓催花禁步鼱鼩靜適吉器軍團開航客居撂擔子淩波曲六王龍擾馬嚼馬廏摹臨炮杖平面圖青州曲親秩啟劄拳腕然煴森沉上瘾善習少偶繩武詩話士姓水疱惟利是視維那危臲舞輪無識鄉夢嫌閑夏熟谷物系風捕影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