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繩武的意思、繩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繩武的解釋

《詩·大雅·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 朱熹 集傳:“繩,繼;武,迹。言 武王 之道,昭明如此,來世能繼其迹。”後因稱繼承祖先業迹為“繩武”。 清 李漁 《閑情偶寄·種植·木本》:“我欲繩武而不能,以著述永年而已矣。”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韻》:“蔔居源遠溯,繩武迹遐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繩武”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一、詞源及本義

出自《詩經·大雅·下武》中的“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根據朱熹的注釋(),這裡的“繩”意為繼承,“武”指足迹,全句表達對周武王功業的傳承。因此,“繩武”本義是繼承祖先的功業或德行。例如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中使用該詞時,即取此義。

二、現代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資料(如)提出另一種解釋:将“繩”理解為繩索,“武”指武術,引申為在艱苦環境中刻苦修行。此說法可能源于對字面的拆分解讀,但缺乏古代文獻佐證,屬于現代引申用法。

三、作為人名的寓意

在姓名學中(),“繩武”常被賦予雙重内涵:

使用建議

若用于學術或古文解讀,建議采用《詩經》原義;若為現代創作或命名,可兼顧傳統與引申含義。需注意不同語境下的側重點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繩武》的意思

《繩武》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指的是繩子和武器的組合。繩子在這裡是一種武器運用的工具,用來制服對手、束縛敵人或進行攻擊的輔助裝備,與其他武器相結合使用。

《繩武》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繩武》的第一個字“繩”,它的部首是 “糸”,是“纟”的舊字形,表示與線、繩有關的事物。它總共有六畫。第二個字“武”,它的部首是“止”,表示與行動、鬥争有關的事物。它總共有八畫。

《繩武》的來源

《繩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戰争和武術傳統。在古代,武術家和戰士常常将繩子作為武器的一部分,用來制造殺傷性的攻擊,或者用來捆綁敵人。這種使用繩子的技巧和戰術被總結為“繩武”。

《繩武》的繁體形式

《繩武》的繁體形式為「繩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繩武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的差異。

《繩武》的例句

1. 他善于運用繩武,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

2. 繩武是一種特殊而高級的武術技巧。

與《繩武》相關的組詞

1. 繩索:繩索是由許多根繩子捆紮在一起形成的長繩,常用于攀登、索道等活動。

2. 武器:武器是指用來進行攻擊或防禦的工具或裝備。

與《繩武》近義詞

1. 綁縛:指用繩子、帶子等捆綁或束縛住。

2. 擒拿:指用手法或器械将敵人制伏或抓住。

與《繩武》反義詞

1. 解放:指解除束縛或獲得自由。

2. 放松:指松懈、不再緊繃或緊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