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關原野。 唐 劉長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因書事寄上浙西節度李侍郎中丞行營五十韻》:“關原馳萬騎,煙火亂千甍。”
“關原”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中文傳統詞義
讀音為guān yuán,指邊關原野,常用于描述古代邊疆地區的廣闊原野。該詞出自唐代詩人劉長卿的詩句:“關原馳萬騎,煙火亂千甍”(),描繪了戰馬在邊關原野上馳騁的場景。
日本曆史事件
在日語中,“關原”特指1600年的關原之戰(日本戰國時代的關鍵戰役),後引申為“決定性的轉折點”或“關鍵場合”。這一用法常見于曆史讨論或文學作品中()。
現代擴展用法
部分語境下可比喻事物發展的核心環節,例如:“第六部分構建了民族旅遊村景園的靜态量化體系與動态監控體系”(),此處“關原”暗含“關鍵基礎”之意。
注意區分:中文原義側重地理描述,日本曆史相關用法則強調決定性意義,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關原是一個名詞,指的是位于日本岐阜縣不破郡關原町的一片平原地區。
關原的拆分部首是門(mén),筆畫數為4。
關原一詞源于日本曆史上著名的戰役-關原之戰。關原之戰發生于1600年,是日本封建戰國時代末期的重要一役,由于此次戰役在當地平原地區發生,因而平原地區被稱為關原。
關原的繁體字為關原。
關原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關窗。
1. 在關原之戰中,豐臣秀吉的勢力敗給了德川家康。
2. 關原這個地方對于日本曆史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3. 參觀關原,可以感受到當年戰場的氛圍。
關原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以下詞語:
1. 關原之戰
2. 關原町(關原町是位于岐阜縣的一個市鎮)
3. 關原平原
關原的近義詞包括:關平、梅長蘇平原、晉陽平。
關原的反義詞是山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