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森沉 ”。1.謂林木繁茂幽深。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修竹葳蕤以翳薈,灌木森沉以蒙茂。”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黑松林》:“壇外古松萬株,森沉蔽日。” 清 王時翔 《綠意·新綠風雨庵分賦》:“嫩葉柔柯,漸覺森沉,裝點更饒幽景。”
(2).指幽暗陰沉。 南朝 宋 鮑照 《過銅山掘黃精》詩:“ 銅溪 晝森沉,乳竇夜涓滴。”《雲笈七籤》卷一一七:“巨殿森沉,飛甍烜赫。” 郭沫若 《集外·暗無天日的世界》:“大雨傾盆之後,突然陰晦了起來,簡直如像森沉的黑夜。”
“森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形容林木繁茂幽深
指自然環境中樹木茂密、光線被遮蔽的深邃景象。例如南朝謝靈運在《山居賦》中寫道:“灌木森沉以蒙茂”,描繪了植被濃密覆蓋的場景。
描述幽暗陰沉的氛圍
既可指物理環境的昏暗(如“銅溪晝森沉”),也可比喻壓抑沉悶的氣氛(如“森沉的黑夜”)。
若需進一步探究該詞在具體作品中的用法,可參考《山居賦》《雲笈七籤》等文獻。
《森沉》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為森林向下沉降或沉寂。它形象地描述了森林沉重的氛圍和甯靜的景象。
《森沉》的首字部首是木,并且它在《森沉》中也是唯一的部首。
《森沉》的首字筆畫數為4,而第二字筆畫數為7。
《森沉》一詞的源自《詩經》中的《衛風·木瓜》:“沒有葛藟矣,非本森棣。”其中“本森棣”即指森林。
《森沉》的繁體字為「森沉」。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布局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并沒有找到《森沉》的特定形式或字形。
1. 深夜裡,森沉的森林中隻能聽到蟲鳴和樹木摩擦的聲音。
2. 所有的聲音都消失了,大自然仿佛進入了一片森沉之中。
1. 森林
2. 沉寂
3. 沉默
4. 沉睡
5. 墓地
1. 沉郁
2. 靜谧
3. 幽靜
4. 安詳
5. 靜寂
1. 繁忙
2. 喧嚣
3. 活潑
4. 熱鬧
5. 忙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