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少偶的意思、少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少偶的解釋

謂寡合。《梁書·張充傳》:“ 充 生平少偶,不以利欲幹懷,三十六年,差得以栖貧自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少偶"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少"(shǎo)

    表示數量稀少、罕見,引申為"不常見"或"難得"。

  2. "偶"

    本義為"雙數""配對",引申為"遇合""投契",指人與人之間的契合或機緣。

組合釋義:

"少偶"直譯為"少有遇合",形容人的言行、志向或境遇獨特,難遇知音或同道者,隱含孤獨、特立獨行之意。


二、權威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東漢王充的哲學著作《論衡·自紀》:

"充性恬淡,不貪富貴……不好徼名于世,不為利害見将。常言人長,希言人短。專薦未達,解已進者過;及所不善,亦弗譽;有過不解,亦弗複陷。能釋人之大過,亦悲夫人之細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為基,恥以材能為名。衆會乎坐,不問不言;賜見君将,不及不對。在鄉裡,慕蘧伯玉之節;在朝廷,貪史子魚之行。見污傷,不肯自明;位不進,亦不懷恨。貧無一畝庇身,志佚于王公;賤無鬥石之秩,意若食萬鐘。得官不欣,失位不恨。處逸樂而欲不放,居貧苦而志不倦。淫讀古文,甘聞異言。世書俗說,多所不安,幽處獨居,考論實虛。充為人清重,遊必擇友,不好苟交。所友位雖微卑,年雖幼稚,行苟離俗,必與之友。好傑友雅徒,不泛結俗材。俗材因其微過,蜚條陷之,然終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論衡·自紀》)

其中"所友位雖微卑,年雖幼稚,行苟離俗,必與之友"一句,後世注家常以"少偶"概括其交友原則——即王充不慕權貴,隻與志趣超俗者相交,體現其"少有遇合"的孤高品格。


三、引申義與用法

  1. 形容性情孤高

    如《藝文類聚》引晉代葛洪《抱樸子》:"志尚清玄,心輕爵祿,少偶于俗。"指志向清遠,不屑俗流。

  2. 指境遇獨特

    唐代劉知幾《史通·忤時》:"每欲記一事,載一言,皆閣筆相視,含毫不斷,故頭白可期,而汗青無日。"清代浦起龍評曰:"此知幾少偶之歎也",感慨其著史理念無人共鳴。


四、現代工具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3卷第1頁明确收錄:

【少偶】

少有投合者。謂性情孤僻,與世俗難合。

例證:王充《論衡·自紀》述其交友"行苟離俗,必與之友",可謂少偶。


結論:"少偶"是古漢語中對獨特人格與境遇的凝練表達,其核心語義始終圍繞"難遇知音"的孤獨感,兼具行為特立獨行與精神超然脫俗的雙重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少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核心解釋
    指性格孤僻、不合群,即“寡合”。例如《梁書·張充傳》記載:“充生平少偶,不以利欲幹懷”,描述張充性情淡泊,不隨流俗。

  2. 引申用法
    部分資料提到“少偶”作為成語時,可形容夫妻感情淡漠、缺乏親密關系。例如:“兩人婚後少偶,形同陌路。”但這一用法多見于現代網絡釋義,傳統文獻中較少見。

二、出處與例句

三、注意事項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梁書》原文或權威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白苎邊粟不趕趟察問乘積出類拔群大好誕伐丹書鐵契大相迳庭狄隸凍硯對膠鈍槌風信年華羹定觀心歸運黑骨頭霍驿集場解鈴系鈴急慌巾帼金虀玉鲙九華玉抗性空諱量知俪辭命快末人粘滑碰頭會劈拉憑應錢币愆暘清閨遒旨曲盤讓退聲色貨利十三陵疏剔叔祖宋廣平畋馬投壺電笑土木之難外簾王命王夏偉略文化館文示五承五涼芗萁昔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