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恭儉的意思、恭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恭儉的解釋

(1).恭謹謙遜。《書·周官》:“恭儉惟德,無載爾僞。” 漢 劉向 《列女傳·有虞二妃》:“二女承事 舜 於畎畝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驕盈怠慢,猶謙謙恭儉,思盡婦道。”《北齊書·趙彥深傳》:“溫良恭儉,雖其妻子,亦未嘗怠慢,終日儼然。”《明史·襄王瞻墡傳》:“ 厚熲 折節為恭儉,節祿以餉邊。”

(2).恭謹儉約。《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七》:“ 景公 奢, 晏子 事之以恭儉。”《後漢書·祭遵傳》:“少好經書,家富給,而 遵 恭儉,惡衣服。”《清史稿·後妃傳·高宗孝賢純皇後》:“後恭儉,平居以通草絨花為飾,不禦珠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恭儉”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以下結合權威文獻及用例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恭謹謙遜
    指待人接物時态度恭敬、言行謙虛。

    • 例證: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提到“分别有讓,恭儉下人”,強調謙遜待下的品德。
    • 古籍溯源:《尚書·周官》記載“恭儉惟德,無載爾僞”,以“恭儉”作為德行的體現。
  2. 恭謹儉約
    指生活作風上恭敬自律、崇尚節儉。

    • 例證:《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描述其“溫仁恭儉”,體現克己節儉的品格。
    • 其他用例:《後漢書·祭遵傳》稱其“少好經書,家富給,而遵恭儉,惡衣服”,說明節儉與身份無關。

二、語境與應用

三、常見搭配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漢典及曆史文獻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恭儉:詞義解釋

恭儉(gōng jiǎn)是指對待他人恭敬有禮并節儉節約的品德與态度。恭指恭敬,誠心誠意;儉指節儉,節約和勤儉節約的生活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恭儉的部首分别是心和人,分别有4畫和9畫。

來源與繁體

恭儉的來源多半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有關,強調尊敬長輩,節儉生活。在繁體字中,恭儉保留了原有意義,拼寫為「恭儉」。

古時候漢字寫法

恭儉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恭儉」。在漢字發展的曆史過程中,字形有所改變,但意義保持不變。

例句

1. 他學習恭儉的品德,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贊揚。

2. 在現代社會,我們要追求恭儉的生活方式,避免浪費和奢侈。

組詞

1. 恭敬:指對他人或事物表示尊敬和敬重。

2. 儉約:指節儉和節約,不浪費。

近義詞

1. 恭敬:尊敬、恭順

2. 端莊:莊重、莊敬

反義詞

1. 傲慢:驕傲、自大

2. 奢侈:鋪張浪費、奢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