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甕眠的意思、甕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甕眠的解釋

晉 畢卓 嗜酒,常醉眠于甕側。事見《晉書》本傳。後以“甕眠”稱醉眠。 唐 元稹 《飲緻用神麯酒三十韻》:“甕眠思 畢卓 ,糟藉憶 劉伶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甕眠是漢語中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彙,其含義與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及灑脫态度相關。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甕眠”字面指在酒甕旁酣睡,引申為不拘小節、縱情飲酒的狂放行為。其典故最早見于《晉書·畢卓傳》,記載晉代名士畢卓嗜酒成性,曾因醉後夜盜鄰家酒甕酣睡而被擒,後以“甕眠”形容醉态或超脫世俗的豁達。

從文學用例來看,“甕眠”多用于詩詞中表達閑適或自嘲。例如唐代杜甫《遊子》詩雲:“甕眠思畢卓,糟糠憶孟公”,借畢卓的典故暗喻自身境遇。宋代《太平禦覽》引《世說新語》注疏時,也以此詞描述魏晉名士的風流韻事。

該詞的語義演變呈現三層内涵:

  1. 行為描寫:直接指醉酒卧甕的具象場景
  2. 性格象征:映射文人蔑視禮法、追求自由的精神特質
  3. 文化意象:成為士大夫階層隱逸文化的符號化表達

現代漢語中,“甕眠”的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領域。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特别強調該詞的典故屬性,建議在引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

“甕眠”是一個具有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本義與典故
    該詞源自晉代畢卓的故事。據《晉書》記載,畢卓嗜酒成性,曾因醉酒直接睡在酒甕旁,後人便以“甕眠”代指醉眠。唐代詩人元稹在《飲緻用神曲酒三十韻》中寫道“甕眠思畢卓,糟藉憶劉伶”,正是化用這一典故,表達對酒中名士的追憶。

  2. 引申含義與使用場景
    部分現代解釋将其泛化為“沉睡”之意,形容人睡得深沉、不受外界幹擾。但需注意,這種用法更接近對字面的擴展理解,核心仍與醉酒相關。

若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建議優先采用“醉眠”的本義;日常描述深度睡眠時,需結合上下文明确是否借用引申義。

别人正在浏覽...

懊懷拔山蓋世标落飑雲嬖臣不格不穣除蕩賜赉村婦岱嶽倒反帳低面都目泛泛之談法衆馮友蘭改途幹堂構意圭尺還魂草鹄闆混然一體架兒佳眷降日剿滅節食饑匮乩訓據掌哭竹量猜廉清鐐铫旅宿悶嘴葫蘆冥煩鵬鶱親告然始山背山雌神獸詩風失偶石人士庶時望受制于人束帛加琮疏放樹塞門貪漁讨撲同工枉問微薄五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