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雷的意思、五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雷的解釋

(1).即五雷法。 明 張居正 《得道長生頌》:“法太乙以命将,按五雷以治兵。”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診祟》:“再癡時,請箇五雷打他。”

(2).雷。《天地會詩歌選·把守乾坤圈歌》:“忠心義氣為兄弟,奸心必定五雷焚。” 高玉寶 《高玉寶》第十章:“ 周長安 ,你這個忤逆不孝、遭天打五雷劈的東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雷"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概念,指代五種不同屬性的雷霆,象征自然威力和神靈的懲戒之力。其核心釋義及文化内涵如下:


一、基本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記載,"五雷"指道教法術中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的雷霆,各掌一方之力,合稱"五雷正法"。古人認為雷聲乃天神執法之象,故"五雷轟頂"引申為天譴之災。


二、五雷的屬性與象征

  1. 金雷

    屬西方庚辛金,象征剛猛肅殺,主誅滅邪祟。

    來源:《道法會元》載"金雷耀日,破魔伐廟"。

  2. 木雷

    屬東方甲乙木,主生發與摧折,掌草木精怪之刑。

    來源:《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提及"木雷震巽宮,掃妖氛"。

  3. 水雷

    屬北方壬癸水,司雨澤洪澇,懲溺斃之罪。

    來源:《法海遺珠》稱"水雷翻墨,滌蕩幽冥"。

  4. 火雷

    屬南方丙丁火,主炎旱焚燎,罰不孝悖逆。

    來源:《太上三洞神咒》有"火雷裂地,焚穢除殃"。

  5. 土雷

    屬中央戊己土,掌山崩地裂,鎮土精石怪。

    來源:《五雷大法》雲"土雷動坤維,伏藏瘟蝗"。


三、文化延伸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
  2. 《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1994)
  3. 《道法會元》(明《正統道藏》本)
  4.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注:因古籍原版無直接網絡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出版社或學術數據庫查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五雷”的含義,需結合不同文化語境和道教體系進行解釋,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五行對應的“五雷”()

根據五行理論,“五雷”指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的雷,分别對應不同自然現象或災禍:

  1. 金雷:與金屬相關,如刀劍傷害、車禍等;
  2. 木雷:涉及木元素,如棍棒擊打、樹木倒塌或高處墜落;
  3. 水雷:關聯水災,如溺水、疾病或行走意外;
  4. 火雷:涉及火與電,如雷擊、火燒或電擊;
  5. 土雷:與土相關,如房屋倒塌、土埋或高空墜物。
    古人認為被五雷所懲者多為罪孽深重之人,成語“五雷轟頂”即源于此,具有道德警示意義。

二、道教體系中的“五雷”()

道教将五雷視為馭使雷霆的道法(五雷正法),具體分為:

  1. 天雷:主秩序,可驅邪魔、消瘟疫、保生機;
  2. 地雷:滋養萬物、除山精、調節地氣、祈晴雨;
  3. 水雷(龍雷):司降雨、治水患、鎮水怪;
  4. 神雷:誅滅邪神妖孽,如不正祀典之神;
  5. 社雷(妖雷):破古器精靈、伐邪廟。
    道教符箓中的“五雷符”即融合驅邪、招財、護身等功能,常含五大元帥神力(如趙元帥招財符、馬元帥護身符等)。

文化意義

兩種解釋均體現古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抽象化認知:五行五雷側重自然現象與倫理懲戒,道教五雷則強調超自然操控與修行應用()。

别人正在浏覽...

暴陵表緻避光磻磎草室超轶絕塵赤身露體愁悶純陽巾雌心膽勇定音斷奏風鎬忿言改裝疙秃鈎金鬼哭狼嗥駭動何李降北棘地荊天揭瘡疤解阸傑黠霁鑒錦衣玉食九節杖皲手繭足可意種諒陰練衲力倦神疲沒了捆兒緬惟民民秣刍南北學匿謀貧遊輕羅上宗哨長舍己芸人生計學失瞻贖杖司書聳幹索婦鐵爪子同班同學文敝顯比香紅相亞仙篇仙圃徙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