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賜。或指賞賜的東西。 唐 儲光羲 《同王十三維偶然作》詩之八:“公卿時見賞,賜賚難具記。”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大明門》:“ 成祖 大喜,賜賚甚厚。” 清 李元度 《國朝先正事略·李文勤公》:“出則扈從,入則侍講幄,所得賜賚,輒分給宗戚。”
“賜赉”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ì lài,其核心含義為賞賜,既可指賞賜的行為,也可指被賞賜的物品。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朝代案例或制度細節,可參考曆史文獻或相關研究。
賜赉是一個動詞,意思是給予、賦予或授予。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給予别人財物、權力、榮譽,或者賦予某種能力、智慧等。
部首拆分:賜赉由兩個部首組成——賜(貝)和赉(貝)。貝是象形字,代表財物或寶藏。
筆畫:根據簡化字規範,賜赉的總筆畫數為11畫。賜的筆畫數為5畫,赉的筆畫數為6畫。
來源:賜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賜取自《周禮·春官·大宗伯》:“順帝賜赉封子封孫,封大夫五十人焉。” 赉則取自唐代文學家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赢得失之子,赉予失之才。”
繁體:賜赉的繁體字為賜賚。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賜赉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甲骨文中的賜字是象形字,形狀類似于一個兜帽;而赉字則是由賜字加上力字組成,表示賜予力量。
例句:1. 君王賜赉百姓,使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
2. 老師賜赉學生知識,讓他們在學術上有所收獲。
組詞:賜予、賞賜、下賜、加赉、申賜。
近義詞:賞、授、予、給、賦。
反義詞:奪、取、損、剝、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