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始的意思、然始的詳細解釋
然始的解釋
猶然後。《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承前諸州饑饉,皆須奏報,然始開倉賑給。” 胡三省 注:“然始,猶今言‘然後’也。”
詞語分解
- 然的解釋 然 á 對,是:然否。不然。不以為然。 以為對,答應,信守:然納(以為對而采納)。然諾(許諾,信守諾言)。 這樣,如此:當然。然後。然則。 表示一種語氣(.表決定,猶焉,如“寡人願有言然”;.表比拟,
- 始的解釋 始 ǐ 起頭,最初,與“終”相對:開始。始終。始祖。始創。周而複始。 才,剛才:方始。始悟(才覺悟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初末終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然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以下為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 拼音為rán shǐ,意為“然後”,表示某動作或情況發生在另一事件之後。例如古代赈災流程中“須奏報,然始開倉赈給”,即需先上報朝廷,然後才能開倉救濟。
2. 出處與注解
- 源自《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胡三省注明确指出:“然始,猶今言‘然後’也”。這說明該詞在古代文獻中作為連詞使用,與現代“然後”功能相同。
3. 使用特點
- 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仿古語境。其結構“然”(如此)+“始”(開始)組合,強調前後事件的順承關系。
4. 注意事項
- 需與表示“起始”的詞語區分(如提及的“起源”義項缺乏廣泛權威支持),核心含義仍為“然後”。
建議在閱讀古籍時結合上下文理解,現代表述可直接使用“然後”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然始
《然始》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事物的開始、起初的意思。
拆分部首:言(yán)+火(huǒ)。
筆畫:《然始》共有11個筆畫。
源自周代的古文獻《周易》中的《系辭上》:“天地之大德曰始”,意為天地之間最偉大的道德是開始。
繁體寫法:然始(繁體)。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些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漢字相似。例如在《說文解字》中的古寫形為“句始”。
例句:
1. 萬物生長,都有一個然始的過程。
2. 人們常說,書籍是智慧的然始。
組詞:開始、初期、起初、開端。
近義詞:起初、開端、初期。
反義詞:終結、結束、末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